【题目】下表为四个地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公顷)和农业人口人均粮食产量(吨)表。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四个地区中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最高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若四个地区人口密度和耕地比重都相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1】B
【2】D
【解析】
【1】用“农业人口人均粮食产量”除以“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即为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通过计算可知乙地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最高,故B项正确。
【2】城市化的关键标志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城市化水平高,则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低。假设人口密度为X,当地总面积为S,则总人口数=X*S,耕地比重=耕地面积∕S=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农业人口∕S=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农业人口*X∕总人口。因四个地区人口密度和耕地比重都相同,所以人均耕地面积越大,则农业人口∕总人口数=农业人口比重越小,城市化水平越高。四地中,丁地人均耕地面积最大,因此城市化水平最高,故D正确。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两地区均为我国重要鲜花生产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发展鲜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与甲地区相比,乙地区维持其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
A. 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花价格较低
B. 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 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 技术含量高,市场更广大
【3】PQ为同一河流的两河段,关于P、Q两河段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P河段支流较多,Q河段支流较少
B. P河段水位低于Q河段水位
C. P河段汛期晚于Q河段汛期
D. P河段流速慢于Q河段流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 土壤、水源 B. 光热、水源
C. 风向、地势 D. 地形、河流
【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C. 土壤盐碱化 D. 洪涝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课上,教师用书本、沙子等材料演示了下图所示的某种地貌形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演示表示的地貌类型可能为
A. 河口三角洲B. 河漫滩平原C. 山麓冲积扇D. 新月形沙丘
【2】自然界中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堆积B. 海水堆积C. 流水堆积D. 冰川堆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某城市的形态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78年-2014年,影响城市形态在东西方向上发生变化的因素有
A. 河流B. 铁路C. 气候D. 公路
【2】随着城市的扩展,工厂布局由较合理变为不合理的有
A. 火电厂B. 钢铁厂
C. 自来水厂D. 造纸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方某地区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大型养猪场。读左图和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 水稻种植业 B. 乳畜业 C. 混合农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2】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
A. 光照条件 B. 土壤条件 C. 降水条件 D. 热量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表示住宅支付地租能力的线是
A. a线B. b线C. c线D. BC段
【2】表示商业区的范围是
A. OAB. OA1C. ABD. A1B1
【3】该图反映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是
A. 历史因素B. 行政因素
C. 经济因素D. 交通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水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辽东湾(如图)是我国水温最低,冰情最重、海冰资源分布最多的海区,但目前仍未大规模开发,据此完成问题。
【1】辽东湾海面冬季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较高,获得光热少②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③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④受寒潮影响,降温明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海湾封冻会导致
A. 上空空气湿度增加 B. 区域内降雪量增加
C. 冰面风力显著减弱 D. 冰下海水盐度升高
【3】目前,世界范围内通过海水大规模制取淡水成本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A. 海水结冰时间短 B. 海冰资源较少
C. 开采海冰难度大 D. 海水污染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