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与电池连接,极板上充有电荷和.断开电源后,保持两板间距离不变,在极板中部占极板间的一半体积的空间填满(相对)介电常数为的电介质,如图所示.求:
(1)图中极板间a点的电场强;
(2)图中极板点b的电场强度;
(3)图中与电介质接触的那部分正极板上的电荷;
(4)图中与空气接触的那部分正极板上的电荷;
(5)图中与正极板相接触的那部分介质界面上的极化电荷.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 二氧化碳减少 B. 全球降水增多
C. 冰川体积增大 D. 全球气候变暖
【2】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信的是
A. 从毁林到造林 B. 开发矿产资源
C. 伐木与深加工 D. 禁止砍伐森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煤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区域成为能源基地的共同原因有 ( )
①劳动力资源充足 ②消费市场广阔 ③水运交通便利 ④煤炭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山西省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
①减少煤炭开采量 ②开发石油资源 ③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④就地建设坑口电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2)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气、水、土、地、生等各方面)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纳马夸兰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0毫米,却有超过3000种植物,其中多肉植物超过1000多种。在某些时候大部分多肉植物会选择“休眠”甚至“自残”度过。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其他荒漠地区相比,纳马夸兰地区植物种类 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 山地地形,垂直落差大,垂直分异明显
B. 有河流作为灌溉水源,水源充足
C. 冬雨和冷雾带来湿润的水汽和补充土壤水分
D. 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土壤含水量大
【2】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选择“休眠”甚至“自残” 的时间大概是:
A. 1月B. 4月
C. 7月D. 10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完成问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A.先向东,再向东南B.先向北,再向东北
C.先向西南,再向南D.先向西北,再向西
【2】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区域内有一个村庄夏季能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这个村庄可能是图中的( )
A.甲村B.乙村C.丙村D.丁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电容都是C的电容器A和B跟电压为U的电源做如图所示的连接,开关S交替与触点1和2接通,转换n次后,问:在下列两种情况下,电容器B的电压为多大?
(1)如果S的初位置为1点;
(2)如果S的初位置为2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图线中,表示了一定质量某种物质的不同物相所存在的区域。下面有关这种物质的几个说明中,正确的是( )
A. 当时,可以存在升华现象
B. 在凝固过程中体积增大
C. 当时,可以存在沸腾现象
D. 当时,它是一种稳定的液体
E. 以上说法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
A.一环路B.二环路C.三环路D.环城路
【2】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②人口向郊区迁移③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④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⑤市中心交通拥堵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