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国逐步实施 “单独二胎”政策,主要是为了( )
A.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B.增加总人口
C.解决独生子女的问题
D.提高人口质量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典型民居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兴建小水电站 B.利用风力发电 C.营造速生薪炭林 D.修建核电站
【2】防治该地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 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D.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为雅鲁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夏季分布状况,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雨量仅140mm,冬季盛行偏北风。
(1)说出PQ、QR两段河谷地形的差异,并指出产生差异的因素。
(2)说明QR河段沙洲形成过程。
(3)分析甲地沙丘形成过程。
(4)有人提议在R处筑坝发电,你是否赞同?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人。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的屠呦呦,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对疟原虫100%的抑制率,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
材料二 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忌干旱、怕渍水,喜湿润、光热要求充足。重庆酉阳(下图)享有“世界青蒿之都”的美誉,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青蒿生产基地,其当地青蒿平均青蒿素含量可达8‰以上,部分优选品种甚至能达16‰,居最高水平。青蒿药用价值很高,青蒿素主治疟疾等。截止2010年底,全球106个疟疾流行国家和地区,估计有2.16亿疟疾病例,其中81%疟疾病例和91%死亡发生在非洲地区。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类抗疟药品列为首选指导药,青蒿身价倍增,重庆酉阳青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野生青蒿遭到严重破坏。
(1)分析重庆酉阳种植青蒿有利的自然条件。
(2)说明2004年后重庆酉阳青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3)分析2004年后青蒿产业对重庆酉阳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4)指出重庆酉阳野生青蒿今后的开发利用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A.1 B.2
C.3 D.4
【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 B.德国 C.新加坡 D.中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智利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极为短缺的国家。近年来,为了摆脱能源依赖进口的局面,积极开发本土能源资源。该国北部的M地区(下图所示)背山面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令电力工程设计师们萌生了能源开发的新构想。智利某能源公司计划在M地区东部的高山上修建两座“水电站”,利用先期开发的太阳能把海水抽到高山水库,然后让海水倾泻而下用于发电,以获得持续稳定的电能。该计划预计年发电量可达300兆瓦,足以满足M地区及其地区数百万居民的用电需求。
(1)分析智利M地区河流水能难以开发利用的不利自然条件。
(2)推测智利及M地区化石能源缺乏的地质条件。
(3)阐述在M地区太阳能未能得到大力推广的自然原因。(8分)
(4)对该国在M地区调海水建“水电站”的计划,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表述见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肯尼亚(图 a)是一个农业国,.农牧渔此为其主要经济支柱,工业制成品主要依赖进口, 濒临印度洋的蒙巴萨是该国最大的港口。境内的肯尼亚山,其主峰海拔5199m,山顶终年白雪皑皑,是离赤道最近的雪山。图b示意该山东南部与西北部自然带随海拔变化情况。
(1)说明肯尼亚山东南部与西北部自 然带差异的原因。
(2)简述图中铁路的意义,
(3)分析该国河流入海口处没有形成港口的可能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