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坡地径流示意图,其中Q1表示地表径流,Q2为地下顺坡径流,Q3为下渗径流。不同岩性的坡地,三种径流比例差异较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降水强度和时间相同时,说法正确的是

A. 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Q1越大 B. 坡度越缓,Q1越大

C. 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Q2Q3越大 D. 坡度越大越陡,Q2+ Q3越大

2我国贵州某地区坡地径流中Q3占径流比重最大,则该地区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和对当地农业的影响,组合正确的是

A. 风力作用 旱灾 B. 风力作用 涝灾

C. 流水作用 旱灾 D. 流水作用 涝灾

【答案】

1C

2C

【解析】

1植被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可增加下渗量,因此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Q1越小,Q2和Q3越大,C正确;坡度越缓,越有利于下渗,Q1越小;坡度越大越陡,越不利于下渗,Q2+ Q3越小。

2我国贵州以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为主,多地下溶洞和暗河,地表水缺乏,易出现旱灾,C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将上海建成世界“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上海大力推进产业布局“退二进三”(第二产业向郊区扩散,第三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并在郊区建设了金桥出口加工区、临港装备制造基地等临港型工业集聚区。

材料二 上海港1959年货物吞吐量为0.17亿吨;1984年货物吞吐量已突破1亿吨大关;2010年货物吞吐量达到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 905万标准箱,均居世界第一位。2012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又大幅度提高。

材料三 上海港主港位置迁移示意图。

(1)简述上海港主港位置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从交通联系的角度分析,近年来上海港货运总量居世界首位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 四川盆地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 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 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天文台于某日20时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织女星,若望远镜固定不动,则第二天再次观测到该星时应该是( )

A. 19时56分4秒B. 20时C. 20时3分56秒D. 20时56分4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读我国某地区局部图,回答下面小题。

1】(小题1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A. 地形 B. 水源 C. 光照 D. 土壤

2】(小题2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水源 B. 地形 C. 海陆位置 D. 土壤

3】(小题3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 太阳能、石油 B. 风能、石油 C. 太阳能、水能 D. 水能、天然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比较图甲、图乙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甲、乙两地农业地域类型。

(2)比较甲图中①、③两农业带农作物类型的差异。

(3)指出乙图中④地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2013年1月至2月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图中(  )

A. ①处地震时太阳直射点南移 B. ②处震级最高,震源最深

C. ③处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带 D. ④处地震时可能引发海啸

2】【2地震发生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  )

A. 确定震中精确位置 B. 测定地震震级和烈度

C. 评估地震灾害损失 D. 监测人员的伤亡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以下两题。

1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 季风水田农业 B. 混合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种植园农业

2该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  )

A. 亚洲季风区 B.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C. 地中海气候区 D.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早在1908年就提出了中国南北分界(即秦岭—淮河)的观点,而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则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最窄处约26.42公里,最宽处约195.41公里,将“线”还原成“带”(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将中国南北分界由“线”还原成“带”,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遥感技术(RS) B. 全球定位系统(GPS) C. 地理信息系统(GIS) D. 计算机网络技术(CNT)

2中国南北分界带西端,最接近我国的

A. 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交错带 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C. 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 外流河区域与内流河区域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