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市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下图为某智慧城市程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程序最有可能反映智慧城市的领域是

A.智慧管理B.智慧医疗C.智慧交通D.智慧旅游

2智慧城市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

A.缓解交通拥堵B.改善住房状况

C.改善环境质量D.促进人体健康

3智慧城市运用的最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GISC.GPSD.数字地球

【答案】

1C

2A

3B

【解析】

1根据图示,材料中对人们的去向信息进行统计,因此最可能涉及到的领域是智慧交通,C对;智慧管理和智慧医疗无需对去向信息进行统计,AB不对;智慧城市主要是针对城市内部的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智慧旅游指通过技术让人们感知相关旅游信息,并作出判断调整旅游线路等,不符合智慧城市含义,D不对。所以选C。

2智慧城市实质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如对道路拥堵信息进行分析,让人们改变出行时间或路线等,因此最直接的就是可以通过缓解交通拥堵,A对;改善住房状况、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人体健康等方面要实现需要采取具体的措施,仅靠智慧管理是不行的,BCD不对。所以选A。

3根据材料,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因此,智慧城市采用的技术侧重分析和整合,为GISB对;RS是对地物信息的遥远感知,侧重获取信息;GPS主要是获取地理位置、速度等信息;数字地球是把地球上的信息数字化;故ACD不对。所以选B。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中各行各业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 初期阶段 B. 中期阶段 C. 后期阶段 D. 再城市化阶段

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 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平行于大陆-大洋边界﹐宽几十至几百千米。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和活动型两大类。

读 “大陆边缘类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

A. ①是岩浆发源地B. ②是岩石圈

C. a是板块生长边界D. b是稳定型大陆边缘

2示意图中的大陆是

A. 亚欧大陆B. 非洲大陆C. 澳大利亚大陆D. 美洲大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曲线①和③分别表示(对北半球而言的)(  )

A. 冬至和夏至 B. 夏至和冬至

C. 冬至和春(秋)分 D. 春分和秋分

2该地点最可能是(  )

A. 呼和浩特(41°N,112°E)

B. 墨尔本(38°S,145°E)

C. 旧金山(37°N,122°W)

D. 巴西利亚(15.5°S,48°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城市绿心”指在城市中央或多个城市组团围合起来的绿色空间,通常兼顾有多种自然或人工绿地、水域、湿地等类型。从2013年至今,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一直致力打造"中国绿心"(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打造“中国绿心”的优势条件是

A. 湘、鄂、皖之间,居全国中心位置B. 位于阶梯交界处,山林茂密

C. “一江、两湖”流域,水循环活跃D. 城市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

2图示“城市绿心”的生态效益表现在

A. 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园艺业增加收入B. 促使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

C. 通过城乡间热力环流改善空气质量D. 增加周边居民的休憩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1)概括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特征。

(2)指出热带雨林的三大分布地区。

(3)指出甲、乙两地植被的显著区别。

(4)与常绿阔叶林相比,热带雨林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海湖形成于距今20~200万年前,是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它是一个外泄湖;13万年前,由于地质、气候等诸多原因,使青海湖从外流湖变成了只入不出的闭塞湖。目前, 与初期的湖区相比,青海湖面缩小了三分之一,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

材料二 青海湖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部干旱区和西南部高寒区交汇地带,并具有其自身的湖泊效应,区域内西北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周边地区分布有大量沙丘,其中湖区东岸沙岛附近最为集中,西岸布哈河河口三角洲也有分布(如下图),近年来这些沙丘面积有扩大趋势。

(1)判断15万年前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测青海湖西岸沙丘形成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图中各分区布局合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b、c表示的功能区,并说明理由。

(2)因城市发展需要,现欲在甲处规划建设一钢铁厂,请说明其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哪地最有必要兴建绿化带?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 大气的温室效应 B. 大气的热力运动

C.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 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有差异 B. 箱底辐射有差异

C. 箱内空气吸热有差异 D. 箱内空气辐射有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