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中国古人将一年划分成二十四个节气,还编制了便于记忆的节令歌,如流行于东北地区的农业谚语“打春(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节气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 小寒 B. 大暑 C. 霜降 D. 谷雨

2清明时节,我国阴雨天气的多发地区是

A. 河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珠江三角洲

3“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中的“麦”和“田”表示的农作物可能是

A. 冬小麦 玉米 B. 春小麦 冬小麦

C. 春小麦 玉米 D. 冬小麦 甘蔗

【答案】

1A

2D

3C

【解析】

1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日期大约是1月6日前后。日期最接近1月初的节气,公转速度也是最快的。冬至是12月22日,1月6日前后的节气是小寒,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小寒 ,A对。B、C、D错。

2清明节是春分后第一个节气,大约是4月6日前后,此时,我国阴雨天气的多发地区是南部沿海一带,如珠江三角洲地区,D对。河套平原华北平原雨季在7、8月份,A、B错。四川盆地雨季在6-9月,C错。

3“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清明是春季,此时种麦的“麦”指的是春小麦,A、D错。东北地区是商品粮基地,耕地面积广阔,大“田”表示的大田作物,农作物可能是玉米,C对。东北地区不种植冬小麦,B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风带1与风带2风向不同),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气压带表示(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热带高气压带

2若某地常年受该气压带控制,其气候特点是( )

A. 全年炎热干燥 B. 全年寒冷干燥

C. 全年高温多雨 D. 全年温和湿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黑河—腾冲线是一条贯穿我国版图的假象直线段,大致划分出了我国人口在区域上的分布,体现了我国人口东南和西北的分布差异。该线东密西疏的人口格局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具有“不可破”的特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密西疏的人口格局“不可破”的主导因素是

A. 自然环境 B. 城市发展

C. 交通状况 D. 农业基础

2图中P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高,气候寒冷 B. 纬度低,气候湿热

C.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D. 地势高,气候寒冷

3可使我国人口格局发生较显著变化的措施是

A. 加快东部城市化发展 B. 扶持西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

C. 平衡东西部资源分布状况 D. 完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郑国渠是秦朝修建的水利工程,西起泾水谷口,东到洛水,共三百余里,途中经过数条由北向南汇入渭河的河流。渠道以南原先分布着大面积的湖泊沼泽,郑国渠建成后形成了大片农田。汉时开凿的六辅渠(开六条小渠以辅助郑国渠)与郑国渠组成庞大的灌溉系统,将渭河以北的数万顷土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1)分析郑国渠修建之前图中阴影区域多湖泊沼泽的原因。

(2)指出郑国渠建成之初的主要作用,并说出判断依据。

(3)分析六辅渠在工程设计上的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地面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到大气运动、植被状况、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时空差异。图5是北京市大气中CO2的浓度年变化(a)及4月日均变化(b)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北京市大气中CO2 的浓度年变化及4月日均变化示意图

1北京市大气中CO2 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A. 植物光合作用弱,吸收CO2 B. 气候寒冷,降水少, CO2 稀释少

C. 季风受地形的阻挡,CO2 扩散慢 D. 人类生活取暖,工业能耗的增加

2关于北京市大气中CO2 浓度一天中出现最低值时刻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植物的光合作用强 B. 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

C. 交通工具、餐饮耗能少 D. 人类生活取暖耗能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分析回答。

(1)填出下列代码代表的名称:B_______(国家),D______(湖泊)。

(2)据报道,1960年以来,图中湖泊的面积、水量、水面高度均在减少,而湖水盐度开始接近海水盐度,原始有机体几近死亡。试说明其原因。

(3)为减缓D湖生态恶化、水量减少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①_______,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a示意上海市2005—2016年总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图b示意某发达地区(该地区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a中三条曲线分别对应2005—2016年上海市总人口、外来人口、外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的是

A. 甲、乙、丙 B. 丙、乙、甲 C. 乙、丙、甲 D. 丙、甲、乙

2根据文字和图b信息可以推测,该发达地区

①人口自然增长缓慢 ②15—29岁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③出生率低,人口抚养比下降 ④30—50岁劳动力比重下降主要原因是自然增长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3根据题中信息,推测上海与该发达地区共同的人口问题和应对措施是

A. 人口老龄化降低就业年龄 B. 人口老龄化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C. 人口数量减少促进产业升级 D. 人口数量减少鼓励生育增加人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重庆市是著名的“山城”。下图示意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重庆市聚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水源 D. 交通

2重庆市渝中组团人口跨组团出行的首要目的是

A. 上班 B. 回家

C. 购物 D. 探亲

3北碚组团内部出行比例高达97%,这是因为北碚组团

①配套设施完善 ②对外交通便利 ③远离中部组团 ④职住基本平衡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选修6:环境保护)

材料一: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以上,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

材料二:世界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试分析“北极放大效应”的成因及对北极地区动植物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