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2002-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人口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市人口总数最多的年份是

A. 2002年 B. 2006年 C. 2009年 D. 2010年

22006年以后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明显下降,是因为该市

A. 大气环境质量下降 B.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 产业转移与优化升级 D. 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答案】

1D

2C

【解析】试题分析:

1】注意区别图中自然增长率与机械增长率的图例差异、数值变化。由图可知机械增长率始终是正值,说明该城市的外来人口不断增加;自然增长率只有2009年为0,其余各年为负值,说明人口的自然增长大多数年份是负增长;但是在所有年份中,自然增长率与机械增长率的和始终是正值,所有该城市人口总数不断增加,因而图中2010年最多,故选项D正确。

2】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明显下降,也就是说该城市的外来迁移人口增加的数量减少。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产业转移与优化升级导致该市劳动密集型等相关产业减少,就业机会减少,经济收入降低,故选项C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 B.大小兴安岭 C.东南沿海 D.青藏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判断河流自A点至B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甲地由于城镇规模扩大,需修建一水库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坝顶海拔为500米,请在图上合适位置标出大坝,并说明理由。

(3)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请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1年7月17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

A.30天左右B.50天左右C.70天左右D.90天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令狐安建议,要审时度势,尽快制定城乡一对夫妇稳定生育两胎的政策(少数情况下允许生育第三胎)。下图是我国某省建国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统计图,该图包含预测部分,能反映我国大多数地区人口增长过程的一般规律,结合图文完成下列各题。

1该建议的现实背景是

A. 传统生育观念导致男女性别比大 B.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越来越突出

C. 我国人口总数逐渐减少 D. 人口迁移导致部分地区“用工荒”

2关于统计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阶段是③ B. 若该建议5年前实施,乙拐点会提前

C. ①时段我国人口将会迅猛增多 D. 人口总量拐点甲大于拐点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引起潮汐现象 B.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C. 产生“磁暴”现象 D. 不会影响天气和气候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墨脱县,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2013年10月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是打通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雪山隧道,它穿越多条断裂带,施工中还出现大量涌水、渗水问题。

材料二 墨脱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下图)

1)简析墨脱气候四季如春的主要原因。

2)分析修建嘎隆拉隧道时出现涌水、渗水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欧洲经济复兴,并向西欧提供了大量贷款。但1948年以后,世界银行的贷款重点转向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向它们提供长期开发资金。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因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