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碳足迹,指人类日常活动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包括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直接碳排放,还包括生产或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中间产品中隐含的间接碳排放,它标志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2007年中国各省区之间碳足迹和人均碳足迹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读图12、13回答下列问题。

图12 2007年中国各省区碳足迹总量

图13 2007年中国各省区人均碳足迹

(1)据图12简述中国各省区碳足迹总量的空间分布特点。(8分)

(2)内蒙古自治区碳足迹总量大、人均多,广东省碳足迹总量大、但人均少,试从人口、资源和经济(规模、结构)三方面分析其原因。(12分)

 

(1)特点: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2分),北多南少(2分),北方地区(或东北、华北地区)最大(2分),青藏地区最小(2分)。

(2)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2分),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产业层次,能源利用率低(2分),人口较少(2分),所以碳足迹总量和人均量均较大;广东省经济规模大,能源消耗导致碳排放量大(2分),但是煤炭等化石能源短缺,产业以轻工业为主,科技水平较高能源利用率较高(2分),人口总量大(2分),人均碳足迹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均生态足迹是指平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和净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具体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被折算为耕地、草场、林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水域等面积。如耕地足迹是指用来生产农产品所要求的土地面积……而碳足迹是指吸收生产、生活中排放的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人均生态足迹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影响就越大。
材料二 生态赤字/盈余等于一定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差额,若该差额小于零,称为生态赤字,若该差额大于零,称为生态盈余。
材料三 该图为“我国人均生态足迹组成部分的生态赤字/盈余”

【小题1】结合材料,说明人均生态足迹是由哪些支系统组成的。(4分)
【小题2】说明我国人均生态赤(盈)的发展变化总趋势,并分析原因。(12分)
【小题3】据图指出我国增长最快的生态足迹组成部分,并从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提出降低该种组分增长速度的措施。(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查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碳足迹是指人类日常活动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排放量既包括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又包括生产或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中间产品中隐含的间接碳排放。图示意2007年中国各省区碳足迹总量。据此回答小题。

      

1.我国碳足迹总量较大的省区主要分布在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沿海地区    D.西部地区

2.下列影响各省区碳足迹总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产业结构    C.气候因素    D.人口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均生态足迹是指平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和净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具体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被折算为耕地、草场、林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水域等面积。如耕地足迹是指用来生产农产品所要求的土地面积……而碳足迹是指吸收生产、生活中排放的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人均生态足迹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影响就越大。

材料二  生态赤字/盈余等于一定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差额,若该差额小于零,称为生态赤字,若该差额大于零,称为生态盈余。

材料三  该图为“我国人均生态足迹组成部分的生态赤字/盈余”

1.结合材料,说明人均生态足迹是由哪些支系统组成的。(4分)

2.说明我国人均生态赤(盈)的发展变化总趋势,并分析原因。(12分)

3.据图指出我国增长最快的生态足迹组成部分,并从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提出降低该种组分增长速度的措施。(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碳足迹是指人类日常活动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排放量既包括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又包括生产或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中间产品中隐含的间接碳排放。图示意2007年中国各省区碳足迹总量。据此回答小题。


1.我国碳足迹总量较大的省区主要分布在


  1. A.
    北方地区
  2. B.
    南方地区
  3. C.
    沿海地区
  4. D.
    西部地区

2.下列影响各省区碳足迹总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1. A.
    经济水平
  2. B.
    产业结构
  3. C.
    气候因素
  4. D.
    人口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