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 )
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2】乙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连续而不规则B.主要由岩石组成C.无固定空间位置D.主要由气体组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太行山东侧和西侧的交通和城市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太行山以西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A. 沿黄河分布 B. 沿铁路和河谷分布
C. 沿山麓地带分布 D. 沿冲积扇边界分布
【2】太行山以东的两条铁路线上西侧一线的城市规模较大,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A. 地势较高,不易受洪灾影响 B. 沿大道、公路分布,形成较早
C. 河流沿岸,水运便利 D. 地形平坦,易于城市建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图中道路为某次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的线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势特征。
(2)估算图示范围内自行车越野赛线路相对高度的数值范围。
(3)若车手保持匀速骑行,判断AB、BC、CD中骑行最省力的路段并说明理由。
(4)图中甲乙两处为观赛台,选择能看到CD段赛况的观赛台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汉江为长江最大支流,为了治理与开发汉江,流域内建成大中小型水库2700余座,其中最著名的是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已于2014年10月通水。
丹江发源于陕西省商洛区西北部的秦岭南麓,主要流经陕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土石山区 (河谷两侧有土状堆积物分布),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与汉江交汇于丹江口水库。全长390千米,为汉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17300平方千米,占汉江流域总面积的10% 。多年平均流量174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401米。图为“汉江流域等高线分布图”。
(1)简要说明丹江含沙量特征并分析成因。
(2)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于1957 年,之后一直受到泥沙淤积问题的困扰,而丹江口水库泥沙淤积较少,且近年来有下降趋势,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3)“引江济汉”为南水北调二期工程,设计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兴隆河段,每年将从长江引100亿立方米水到汉江。简析建设“引江济汉”工程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中①圈层表示
A. 地幔 B. 地壳 C. 地核 D. 软流层
【2】下列关于莫霍界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减小,横波完全消失
B. 该界面下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C. 是上地幔和下地幔的分界面
D. 该界面以上为岩石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斑块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形状指标是区域内各斑块总边长与最小斑块总边长的比值。在一定区域内,若形状指标等于1,表明该区域的景观均一。下图为1986~2013年厦门市三类建设用地景观平均形状指标示意图。厦门特区建立之初,厦门市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1990年之后,厦门市逐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传统工业为辅,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由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986~2001年,厦门市出现不同景观类型相互竞争、相互渗透的格局
B. 1986~2001年,农村平均形状指标迅速上升,说明景观均一性增强
C. 1993~2001年,城镇平均形状指标下降,说明城镇景观均一性下降
D. 1993~2001年,独立工矿平均形状指标上升,说明工业趋向集聚
【2】1986~1993年,厦门市城镇平均形状指标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A. 逆城市化的出现B. 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
C.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D. 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
【3】造成20世纪80年代厦门市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A. 改革开放政策B. 小商品经营
C. 大城市扩散D. 渔业资源和石油资源的开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显示的是某楼盘的方位和北京时间1 5点时的太阳光线,该日南面阳台(阴影部分)太阳照射的时长为10小时40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楼盘最可能位于
A. 上海 B. 北京 C. 成都 D. 拉萨
【2】该地该日昼长约
A. 13小时20分 B. 12小时20分
C. 10小时40分 D. 9小时4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各题。
【1】关于图示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温:甲>乙>丁>丙B. 气压:甲>乙>丙>丁
C. 密度:乙>甲>丁>丙D. 海拔:丙>丁>甲>乙
【2】此时,图中M地吹( )
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表层土壤水分受降水、气温、植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区域表层土壤水分变化情况,该区域年降水量300mm,地面覆盖有人工恢复的植被。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区域表层土壤水分收入大于支出的月份是( )
A. 6月B. 7月C. 8月D. 10月
【2】与其它时间相比较,该区域7月、8月表层土壤含水量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雨量大
②雨量小
③蒸发(蒸腾)量大
④下渗漏失量大
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
【3】如果在该区域过度恢复植被,会造成( )
A. 表层土壤干化B. 径流量增大C. 降水量增大D. 下渗量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