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图中甲、丙气候类型:甲_______,丙______
(2)终年由单一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是(填代号)_______。
(3)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时候,乙图在此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国1960年~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 )
A. 1963年~1972年B. 1975年~1986年
C. 1985年~1990年D. 2000年~2010年
【2】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 人口就业压力大B. 城市人口比重大
C. 国内人口迁移量大D. 人口老龄化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D点房价和F点房价的最大差值可能是
A. 3 900 B. 3 000 C. 2 900 D. 2 990
【2】如单纯考虑该城市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因素,选择购房的地点最适宜在
A. E B. F C. M D. N
【3】目前,一些城市选择近郊到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该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A. 土地价格 B. 地租支付能力
C. 交通条件 D. 土地利用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浙江兰溪某喀斯特溶洞断面。该溶洞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在不同高度分布着三层水平溶洞,水平溶洞存在规模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空间规模持续扩大最显著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2】该地下河水量最大的时期为
A. ①形成时期B. ②形成时期
C. ③形成时期D. ④形成时期
【3】推测该溶洞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 持续下降B. 持续上升C. 间歇性下降D. 间歇性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三地按维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 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加扩大
D. 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建国70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旅游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江西省首次提出“红色旅游”概念,此后红色旅游便逐渐兴起并蓬勃发展。下图为1950~2014年我国旅游人数变化图。
简述我国旅游人数变化特点及原因,并列举两处红色旅游景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在周围山坡环绕的山谷或盆地中,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向谷底注泻,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形成所谓“冷湖”。而在坡地上,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下图是我国某山地1月份不同坡向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Ⅰ、Ⅱ为极端和平均最低气温)。
回答下列各题。
【1】该山可能是
A. 长白山B. 太行山C. 贺兰山D. 武夷山
【2】属于该山地西北坡向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的曲线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3】关于该山地“冷湖”和“暖带”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300m附近高度出现“暖带”
B. 该山地在“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递增的
C. 该山地“暖带”中农作物生长周期变长,霜害较轻
D. 该山地西北坡近地面附近地区全年会出现“冷湖”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地比B地降水多B. 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为2400米
C. A在东南坡上,阳光充足D. CD是山谷,EF是山脊
【2】该处山脉走向为()
A. 东西走向B. 东北-西南走向
C. 南北走向D. 西北-东南走向
【3】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最大高差可能有()
A. 101米B. 599米
C. 198米D. 298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 1965年B. 1980年C. 2015年D. 2045年
【2】未来10年劳动人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A. 老龄人口增加B. 人口增加
C. 用工成本上升D. 人才外流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