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答案】
(1)
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
(2)
(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
(3)
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
【解析】(1)冰川是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条件有降水(降雪)、气温低;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气温高、降水少的原因。(2)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于4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的玉石,到达乙所在的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3)秋季成为最佳拾玉季节,说明秋季此处玉石多且出露河滩;结合河流夏季汛期搬运能力强,但此时河水水位高不易发现河床中的玉石,而秋季水位下降玉石出露分析即可。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演化形成的肥沃土壤。下图示意某优质黑土区。20世纪30年代以后,该区域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黑土侵蚀严重。20世纪60年代起,该区域采取了滴灌等一系列措施,黑土侵蚀明显减少。
(1)说明该地区气候条件对黑土形成的影响。
(2)分析20世纪30年代以后该地区黑土侵蚀严重的原因。
(3)说明滴灌对减轻该地区黑土侵蚀的作用。
(4)简述该地区土壤侵蚀减轻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城市化已成为当今社会聚落发展的主流。读“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图中________曲线表示发达国家的变化,________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变化。
(2)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___产业向____产业转移,城市___不断扩大。
(3)B类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是起步______,水平_____。
(4)A曲线在20世纪7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该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此现象称为____________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 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米。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
A. 海浪侵蚀 B. 人工海岸 C. 珊瑚淀积 D. 泥沙堆积
【2】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河流,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某月广州至乌鲁木齐一线气温变化图
(1) 该图是_____月份(一月、七月),图A所在地区地形区是_________,气温低的原因是:
(2) 图中气温最高的的地方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该地区发展农业依赖__________条件。图中另一高温区是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重庆,其气温高的原因是:
(3) 我国降水量沿线变化的趋势是: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古代聚落选址、农业生产活动离不开水源。下图为考古发现的我国某河谷不同时期聚落和农业生产状况遗址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图示河谷地区遗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洪水泛滥,河道不断改道
B.地壳间歇性抬升,河流侵蚀下切
C.长时期的河流泥沙沉积所致
D.环境污染,水源地的变化
【2】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状况,下列时期中该地区气候最干旱的时期是( )
A.距今6000~7000年
B.距今4000~5000年
C.距今1000~2000年
D.距今3000~4000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重要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左图所示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该农业按产品用途分属于 农业。该区域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最主要区位优势是:
(气候条件) 、 (社会经济条件)。
(2)右图中bc区域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 ,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类型在我国 地区最典型。
(3)右图中东北部五大湖周围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4)简述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