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
(1)将代表不同涵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空白圈中,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B.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C.农林牧综合治理 D.水土流失加重
E.水土流失减轻 F.毁林开荒
G.粮食单产提高
(2)在上述各项中,摆脱恶性循环、导致良性循环的关键在于________。
(3)若我国北回归线附近某地发生上述恶性循环,是否会形成沙漠?
(1)如图所示 (2)C (3)否 分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要解好这道题,首先要准确把握题目中所列的各项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综合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人类对环境施加不同的影响导致的恶性循环(图的左半部)和良性循环(图的右半部分)的差别及其关键所在。 解题时,①从人类解决贫困的两种不同行为入手:一是农林牧综合治理;另一种行为是毁林开荒。“农林牧综合治理”会形成良性循环,应填在贫困右下方空白圈内,这是因为农林牧综合治理可使水土流失减轻,进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使粮食单产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又可增加农林牧综合治理的投入,形成良性循环。“毁林开荒”则导致恶性循环,应填在贫困左下方空白圈内。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和生态环境恶化,继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最终导致贫困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②弄清以上事物内在联系,第(2)问便迎刃而解,应填C。 ③回答第(3)问的关键是要理解沙漠化主要出现在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而我国回归线附近为湿润地区,如发生恶性循环则会使水土流失加剧而非形成沙漠(这里沙漠是指沙质荒漠,是荒漠的一种)。 技巧点:解答框图题的方法是:①找出图示中的因果关系;②顺着图中箭头填写。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辽宁盘锦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图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从1970年到2006年人口总量增长最多的大洲是( )
A.a | B.b | C.c | D.d |
A.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不足 |
B.人口素质低,缺乏环保意识 |
C.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
D.女性比例小,人口生育率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李教授于北京时间10:20从杭州(120°E、30°N)出发去太平洋某岛进行野外考察,飞机飞行了7小时40分钟到达该地,当地时间为23:20。所给图中左图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岛上①处有一面彩旗,常年向东南方向飘扬。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李教授所考察的岛屿的经度位置是:
A.160°W | B.180° | C.165°W | D.165°E |
A.5:30 | B.6:30 | C.17:30 | D.18:30 |
A.60米 | B.75米 | C.100米 | D.125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湖南省湘中名校高三第一次(9月)联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该图为某国(①区域不属于该国领土)玉米主产区和玉米种植、收获的时间。该国制造业、采矿业是其经济支柱。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国玉米主产区7~10月为农闲时期,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降水稀少,水源条件差 |
B.为冬春季节,气候寒冷不适合玉米生长 |
C.气候过于炎热干燥 |
D.降水过多,多洪涝灾害 |
A.逆风顺水 | B.逆风逆水 | C.顺风顺水 | D.顺风逆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二入学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该图是某城市空间结构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A.同心圆模式 | B.扇形模式 |
C.多核心模式 | D.田园城市模式 |
A.①③是低级住宅区 |
B.④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
C.②是高级住宅区 |
D.⑤处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三高考模拟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显示我国四个省(市)2005年三大产业构成及GDP 值,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澳大利亚的畜牧业、畜产品的加工、畜产品的销售分别属于的产业是
A.a、b、c B.b、a、c
C.c、a、b D.C、b、a
【小题2】①、②、③最有可能的省是
A.黑龙江、宁夏、海南 |
B.海南、浙江、黑龙江 |
C.浙江、宁夏、黑龙江 |
D.黑龙江、浙江、海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