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示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且此季节北京多雷雨天气。读图,回答题。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 )
A.20°S | B.20°N |
C.10°S或10°N | D.20°S或20°N |
A.一年中甲、乙两地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B.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C.此日乙地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 |
D.此日乙地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 |
【小题1】B
【小题2】A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北京多雷雨天气的季节应是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图中甲地6时日出,18时日落,甲地昼夜等长应位于赤道,从图可清楚看出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70°根据公式H=90°-|θ±δ|(θ为某地的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同半球用“—”,异半球用“+”)可知70°=90°-(0°+δ)即δ=20°。因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故此时太阳直射20°N。
【小题2】如下图所示,黑色实线为甲地的太阳高度,图中蓝色虚线为乙地的太阳高度,
由图可知,甲太阳高度最大时,乙地太阳高度最小,故甲乙两地所在经度之和为180度,且乙地位于南半球,又由图可知,乙地太阳高度最大为50度,即太阳直射北纬20度时,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0度,根据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乙地对应纬度为南纬20度,因此甲乙两地均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故甲乙两地一年有两次直射机会,当太阳直射南纬10度时,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与太阳高度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即正午太阳高度H=90°-|θ±δ|(θ为某地的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同半球用“—”,异半球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单元练习地理 第二册 高中1年级第二学期用 题型:022
下图是我国距今7000多年前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属世界最早的原始房屋雏形。请读后分析回答:
(1)图中甲、乙两幅图,表示半坡遗址房屋雏形的是________,表示河姆渡遗址房屋雏形的是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提示:先确定南、北方,再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
(2)我国原始人类为避寒暑风雨、防虫蛇猛兽,采用“巢居”和“穴居”居住形式,由图可知,________由穴居演变而来,________由巢居演变而来。
(3)为了冬暖夏凉,________图房屋没有窗户,门朝________方敞开;由于太________的缘故,________图房屋建成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可饲养牲畜。
(4)图中两房屋雏形结构差异大是因为两地的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地理 必修第2册 题型:06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中甲为“①②③三地6月22日(夏至日)直立杆的影子朝向和长度变化示意图”,杆的长度均为1米。图乙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图内三条曲线中只有一条是正确的)。读图,完成第18-22题。
甲 乙 丙
18.图甲中①②③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19.有关图甲中①②③三地该日昼夜长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昼长夜短
B.均昼短夜长
C.①②两地昼短夜长,③地昼长夜短
D.昼长:①>②>12时>③
20.若图乙表示图甲所示日期的状况,则南纬40°~50°地区的夜长约为( )。
A.15时至16时20分
B.17时至19时20分
C.19时20分至21时20分
D.22时40分至23时20分
21.若图乙表示南半球的状况,当北京时间12时时,下列四图中与之相符的是( )。
22.位于图甲中①地的某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开发了别墅式海滨景观房,并宣传四季可观海上日出(假设天气晴朗),开盘后房屋销售一空。入住后,出现住户把开发商告上法庭的现象,结合图丙“该小区住户分布示意图”,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A.夏季,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B.冬季,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C.全年,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D.楼间距太小,根本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