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A.耀斑 B.日珥 C.太阳风 D.太阳黑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塔里木河(左图)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国土部门运用GIS技术对1973年到2005年新疆塔里木河干流地区土地利用阶段性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右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7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加剧现象,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2】为了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塔里木河流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应是( )
A.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 B.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
C.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 D.推广节水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美圣劳伦斯河中游,日出和日落水位较高。冬季的日出前后,在一些河段上空常见几十米高的“雾墙”, 大西洋普拉蒙鱼入冬后开始逆流洄游到支流圣安娜河。圣诞节后一个半月的冰钓期间,该支流河畔圣安娜德村建起数百小木屋,以满足众多冰钓者享受冰钓的乐趣。图为冰钓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冬季,圣劳伦斯河一些河段上空“雾墙”形成的原因是
①水流速度快,水温比气温高 ②河面宽阔,水量大 ③河面上下层大气温差大
④太阳照射,气温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小木屋建在较厚的冰冻河面上,为使冰层能承受其重量,可采取( )
A. 在河冰上大量浇水 B. 在河冰上大量撒盐
C. 在河冰中打桩加固 D. 在主航道上建木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欧洲某地剖面地形图”,B为柏林市,D为威尼斯市。回答各题。
【1】此地形剖面图大致是沿
A. 35°N纬线而作 B. 13°E经线而作
C.本初子午线而作 D.40° N纬线而作
【2】B地形区呈波状起伏,其形成主要受到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D.风化作用
【3】关于B所在国家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②工业部门齐全,布局较均衡,近年来,工业由北部向南部扩展
③农业不占重要地位,农业现代化侧重机械化和生物技术
④铁、铝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大量出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城市化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B.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快,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30年南京将形成“中心城一新市区一新城一重点新市镇—一般镇”的层次相对完备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下表为南京市城镇体系人口规模结构表。
材料二南京新一轮区划调整已开始,下图为南京市局部示意图。
(1)划分南京城镇规模的主要指标是______。与南京主城区相比,板桥新城服务范围______(填“大”或“小”),服务功能_________(填“多”或“少”)。
(2)近年来,主城区化学工业外迁,主要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一分析城市数目与城市等级的关系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日本与新西兰的地理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所处的南北半球不同,但都位于东半球
B.两国的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
C.两国地形均已平原为主
D.日本的面积小于新西兰
【2】日本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而新西兰则以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为主,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技术 D.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台湾地区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台湾许多男女偏爱兔宝宝,避开虎宝宝,更期待龙宝宝。读台湾地区2010——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台湾地区下一波人口出生峰值期和低谷期可能出现在( )
A. 2023年、2022年 B. 2024年、2025年
C. 2026年、2025年 D. 2024年、2022年
【2】据图可知,2010—2014年台湾地区的( )
A. 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B. 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大
C. 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 D. 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