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6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6分)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6分)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
(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2分)
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4分)
(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6分)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分布规律应结合该地区气候干旱的特征,水源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条件等内容分析。“种植的区位条件”,从农业区位切入,以自然条件为主,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还可结合劳动力、农业基础等社会经济条件。(2)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审清题干。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说明与棉花易储存、易运输有关。南疆的长绒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广阔。(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棉花的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而本地区人口较少,劳动力不足。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点评:本题为2012年全国卷高考真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并能结合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等内容分析即可,注意答题的完整性。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河北石家庄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13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6分)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3分)
(3)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图中地形区名称及所属温度带分别是;(4分)
A.四川盆地,亚热带 | B.塔里木盆地,暖温带 |
C.准噶尔盆地,中温带 | D.柴达木盆地,高寒地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材料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并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5分)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3分)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全国大纲卷) 题型:综合题
(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图5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12分)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6分)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6分)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