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下面的等高线(单位:米)图,图中甲地河流水位一般在312~318米,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以上河段的落差可能是(  )

A.300米B.418米C.500米D.382米

2图示各点中,最适合建野外宿营地的是(  )

A.B.C.D.

3要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到2倍,若其图幅不变,则其表示的范围 (  )

A.为原图的1/4B.为原图的3/4

C.为原图的1/9D.为原图的8/9

【答案】

1B

2C

3A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图示等高距为100米,河流源头的海拔在700米到800米之间,甲处海拔在312-318米之间,所以可推算甲以上河段的落差在382-488米之间,总落差可能是418米。故选B

2宿营地一般要地形平坦开阔视野好,且位于山脊等地形相对稳定的地方。结合材料图可知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为最适合的地方。位于陡崖处下,易有落石,不安全。位于河谷,易发生洪涝灾害。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选C

3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比例尺扩大,就是分母减小,比例尺扩大一倍,就是分母变成原来的一半。要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到2倍,说明图中一段长度表示的距离是原来的1/2,所以一块区域表示的面积是原来的1/4,若其图幅不变,则其表示的范围缩小到原图的1/4。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a)为火山喷发示意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火山喷发是地球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火山喷发到地表的岩浆主要来自地球的

A.地核B.地壳C.上地幔D.下地幔

2图(b)中,甲代表岩石种类可能是

A.花岗岩B.玄武岩C.沉积岩D.变质岩

3①代表地质作用类型是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

C.变质作用D.重熔再生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1992年,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计算出了各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下表)。

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上述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光照②地形③土壤④热量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两地区最大人口密度的差异,体现了人口容量的

A.临界性B.相对性

C.警戒性D.差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人口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家庭因素

2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后,随着迁居人口批次的增多,人口流动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

A.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开始,女性人口组和0~5岁人口组的儿童呈现回迁趋势

B.家庭男性人口年龄组在各批次迁居人口中一直处于迁居人口结构最高比例

C.劳动年龄人口迁居比例不断下降,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成为迁居人口主体

D.在各年龄人口组中,老年人口组在家庭迁居人口总比例中所占的比例最小

3目前,我国家庭人口迁居的主要方向是(  )

①由城市迁居到郊区②由西部地区迁居到东部地区③由平原地区迁居到山区④由农村地区迁居到城市地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行政村不同年份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其中X、Y、Z分别表示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甲、乙、丙分别为该村落1980年、2000年、2017年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相比,该行政村乙年龄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出生率上升B.死亡率下降

C.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D.社会经济的发展

2导致该行政村年龄结构由乙向丙演变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因素B.气候因素

C.社会变革D.交通和通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示意沿南纬 20°纬线的海陆分布。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A. ①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 B. ③大洋海域北部封闭,南部开敞

C. ⑤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D. ⑦大洋海域呈“S”型,风大浪急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②大陆地跨东、西、南、北半球

B. ④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

C. ⑥岛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海域

D. ⑧大陆的东部地区火山活动较频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城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0年较2000年,人口密度增长幅度最大的是( )

A.2千米附近B.3千米附近C.5千米附近D.6千米附近

2该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是(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甲图)及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乙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图中等压面的起伏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___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地。

(2)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3)D点比B点的气温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

(4)在乙图中大气的流动方向____时针。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热电厂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_______处(填图中数字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