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A.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 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 坚持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 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A正确。禁止开采煤炭、石油,不符合实际,寻找绿色替代能源合理,B不正确,选B。坚持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C正确。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改善区域环境,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旅游地理

2015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山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357万人次。消费低、体验性强的山西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备受青睐。下面为山西旅游景点示意图。

简析山西国庆黄金周接待的国内游客的主要客源地并说明山西旅游业兴旺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某瀑布地质剖面,该瀑布大约以每年一米的速度后退。读图回答下题。

1

A. 岩层断裂一流水侵蚀地壳抬升流水沉积

B. 岩层断裂流水侵蚀地壳下陷流水沉积

C. 外力沉积一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D. 外力沉积一固结成岩地壳下陷流水侵蚀

2

A. 含沙量增加 B. 含沙量减少

C. 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D. 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最大的原始森林现正遭受严重破坏,为保护这片森林,最有效的措施是

A. 禁止伐树,全部保护起来数B. 人类需要多少,就伐多少

C. 有计划地伐树,及时更新林木D. 全部采光,再重新植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闽江自西向东流入东海。闽江上游是山区性河流,其特点是两岸多高山峡谷,溪流密布,流程短,落差大。闽江流域多年平均入海泥沙量约为750万吨,大量的泥沙在波浪和南下沿岸流的作用下向入海口南岸移动。闽江口南岸多沙丘,其形成与我国内陆的沙漠化过程类似。下图是闽江流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下表是闽江口南岸历年各月主导风向、风频和风速示意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记录年代

主导
风向

东北

东北

东北

东北

东北

东北

西南

东北

东北

东北

东北

东北

东北

1955-
1979

风频%

36

36

33

31

28

18

13

20

32

44

42

38

31

平均风速m/s

69

67

67

66

60

51

64

76

69

75

80

71

69

1)描述闽江流域年降水空间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2)比较并说明宁化和永安两地河流水文特征的不同点。

3)分析闽江口南岸沙丘形成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问题。

1

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 雨热同期,气候优越

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 便于搬迁和居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

A.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B. 凸岸侵蚀、凹岸堆积

C. 凹岸、凸岸均为侵蚀 D. 凹岸、凸岸均匀堆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丙在丁的________方向。

(2)丙地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丙地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______(高、低、中)纬度,________(热量带)。

(3)沿图中的弧线,由甲到乙飞行,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______

(4)写出丙点对跖点的坐标,并判断该点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若林芝市2015年总人口21.3万人,假设2016年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那么,2016年林芝市增加了多少人口( )

A. 51000 B. 5112 C. 4000 D. 43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可持续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采猎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不突出是因为当时的人类已注意到了可持续发展

要想人类不对周围的环境产生破坏,唯一的做法是停止人类的发展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发展中国家应选择发达国家的发展之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