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某区域近地面天气形势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甲地风向为 ;甲、乙两地中,风力较小的是_____地,理由是 。
(2)丙、丁两天气系统,就气压状况而言,丙为_____;就气流状况而言,丁为______。
(3)此时乙地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 。
(4)锋面过境后,北京的天气状况是 。
【答案】(1)西北风(或偏北风) 乙 乙处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
(2)低压 反气旋
(3)晴朗
(4)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解析】
整体该题以某区域近地面天气形势为背景材料,考查风向、风速、大气运动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1)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亚欧大陆形成高压,甲地位于高压中心东南侧,风向为偏北风,此时乙处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较小。
(2)等压线上的数值表示气压值,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处中心气压低,为低压,丁处中心气压高,为高压,就气流状况而言叫反气旋。
(3)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处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处于高压脊附近,多晴朗天气。
(4)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亚欧大陆形成高压,北京位于冷锋影响下,锋面过境后,北京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
A.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B. 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C. 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D.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2】根据图中曲线走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5-2020年间
B. b曲线自2015年后逐渐上升主要是环境污染造成的
C. 2010-2015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处在传统型阶段
D. 我国人口数量逐步减少要到2025年以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俄石油管道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对中俄原油管道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经过大兴安岭东南部,沿线黑土、沼泽广布 ②能缓解中国能源紧缺状况,使能源供给来源多元化
③输油管道沿线植被变化为荒漠→草原→森林 ④使俄罗斯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针对当前国际油价升高的形势,我国的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
A. 停止进口石油,开采国内石油
B. 通过提高油价来节制国内石油消费
C. 开发替代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和开展节能活动
D. 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干预油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A. 山顶昼雨少
B. 河谷盆地夜雨多
C. 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
D. 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
【2】造成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 热力环流 B. 太阳辐射 C. 植被状况 D. 地形起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 ( )。
A. 宁、陕、晋、川、鲁 B. 甘、宁、陕、晋、豫
C. 青、甘、宁、内蒙古、豫 D. 新、青、陕、晋、豫
【2】图示区域内全国性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 ( )。
①西气东输 ②北煤南运 ③南水北调 ④西电东送
A. ①②④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下列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有利于改善输入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工程是( )。
①西气东输 ②北煤南运 ③南水北调 ④西电东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西电东送工程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电东送工程三线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据图分析,西电东送工程三条路线的电力构成有何差异?
(3)西电东送工程对能源的输出地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自2000年以来,每年春运,“摩托大军”都会从珠三角出发返乡过节(如图)。近年来,这一群体的数量在逐渐减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摩托大军”最可能开往
A. 河北 B. 广西 C. 山西 D. 陕西
【2】导致近年来“摩托大军”数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水平 B. 交通管制 C. 生态环境 D. 文化观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风沙流,对防治流沙扩张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某地区沙漠化严重,某科考队研究该地区的风沙流时发现:随着粒径的增大,沙粒运动方式依次为悬移、跃移和蠕移(下图);沙粒绝大部分集中在距沙床面10厘米的高度内,沙粒粒径及移动高度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输沙量与风速、下垫面密切相关(下图)。该地区在机械固沙(采用麦草扎设草方格沙障)的基础上配合生物固沙(在草方格中种草),防治流沙扩张效果显著,距沙床面10厘米的高度内输沙量趋近于0。
(1)简述风速从16米/秒增至20米/秒时,该地区戈壁风沙流发生的变化。
(2)判断风速在16~20米/秒时,该地区戈壁0~10厘米高度内沙粒最主要的运动方式,并说明理由。
(3)分析防治流沙扩张时种草比种树效果好的原因。
(4)该地区采用机械与生物固沙后输沙量锐减,简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海湾围海造地前后的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围填海前后环境的变化。
(2)针对湿地的变化,说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