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甲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示意简图,乙图为甲图中乙岛的放大图,丙图为甲图中丙半岛放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18年9月28日,甲图甲处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该地属于______板块,位于______边界附近(填生长或消亡)

(2)乙岛(被誉为冰火岛)北邻极圈,坐落在______(填海沟或海岭)之上,故______资源丰富;其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与______(填洋流名称)的影响有关

(3)当乙岛被低压控制时,嘉兴盛行季风的性质是______,其成因是______。

(4)据丙图,说出1月和7月保克海峡洋流的流向,并分析原因。

【答案】(1)欧亚 消亡

(2)海岭 地热 北大西洋暖流

(3)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1月份由东北流向西南,7月份由西南流向东北;1月吹东北季风,7月吹西南季风

【解析】

结合经纬度和乙岛与丙半岛的轮廓判断,乙岛为冰岛,丙半岛是印度半岛。

(1)甲地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2)冰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常形成海岭,多地热资源;(3)乙岛受低压控制时,我国为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寒冷干燥;(4)保克海峡位于印度洋,受印度洋季风环流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

A. 14日14时 B. 14日19时

C. 15日4时 D. 15日11时

2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

A. 华北平原,3、4月份

B. 四川盆地,1、2月份

C. 黄土高原,10、11月份

D. 东南丘陵,4、5月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海穹景观图”,完成以下各题。

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化作用

B. 侵蚀作用

C. 堆积作用

D. 化学溶蚀作用

2形成该地貌的地理环境是(  )

A. 近海沙质海岸环境

B. 近海淤泥质海岸环境

C. 近海基岩海岸环境

D. 近海红树林海岸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地理自然分区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且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A. B. C. D.

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风沙、盐碱、旱涝 B. 乙——洪涝、风沙、低温

C. 丙——积温低,生长期短 D. 丁——水源不足、风沙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高低 B. 距海远近

C. 地形地势 D. 洋流性质

2丙洋流对乙地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增温减湿 B. 降温增湿

C. 降温减湿 D. 增温增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大江、大河的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点开发区域。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黄河三角洲经济区”扣“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

(1)黄河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生长速度减慢,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要监测和分析两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变化,最有效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有_______。

(2)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比,简评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发展的条件。

(4)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黄河三角洲经济区的目标和方向,试分析其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基本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岩石,最晚形成的可能是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2图中岩石,可能含有生物化石的是

A. B. C. D.

3上图表示地壳物质的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花岗岩属②岩类 B. 大理岩属④岩类

C. ②是变质作用形成的 D. ③是变质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 B. C. D.

2在图示四国中,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国家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所以合称为海陆风。

材料二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⑴根据材料一,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①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________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换而转换。

②在下图中完成海陆风气流(箭头)示意图。

③下面是调查获得的数据(完成下列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陆风

2.3

2.6

2.1

5.0

7.0

12.6

10.7

13.7

9.7

9.3

3.7

2.3

81.0

数据分析的结论: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________(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________(冬季风或夏季风)强盛,从而“掩盖”了昼夜的海陆风。

④分析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从温度与湿度两个角度回答)带来的影响。

(2)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3)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材料二中的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中光照、热量、水分条件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