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甲地(海拔 13 米)、乙地(海拔 16 米)的区域图和对应气候资料图(见图),回答下面小题

1乙地的夏季均温明显低于甲地的夏季均温,其原因主要是乙地

A. 夏季降水较多 B. 海拔较高 C. 纬度较高 D. 寒流影响

2甲、乙两地冬季都吹西北风,其成因是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乙-气压带风带移动

B. -地形;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气压带风带移动;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气压带风带移动;乙-地形

【答案】

1D

2A

【解析】试题

1】读图,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以判断,乙地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A错。由材料可知,两地的海拔差别不大,海拔因素不会有明显的温度差异,B错。两地的纬度基本相同,不是差异的主要原因,C错。甲地是季风气候,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乙地沿岸是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导致两地夏季均温差异大,乙地的夏季均温明显低于甲地,D对。

2】结合前面分析,甲地位于北半球,是季风气候,冬季吹西北季风,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乙地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吹西北风,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所以A对。BCD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物权法》指出,住宅间距必须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日期指的是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2按照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同高楼房的间距最宽的应该是

A. 南京 B. 北京 C. 武汉 D. 成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中部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估算三道堤坝之间的坡度(相对高度与水平距离之比)约是(三道堤坝图上距离为6厘米)

A. 百分之三左右 B. 百分之八左右

C. 百分之十三左右 D. 百分之十八左右

2图示地区有多条堤坝,其主要功能是(  )

A. 蓄水发电 B. 水产养殖

C. 拦泥蓄水 D. 修桥筑路

3甲、乙、丙、丁四个观测地点能直接看到三道堤坝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中国比美国

A. 城市化起步早 B. 城市化水平高

C. 城市人口数量大 D. 城市化水平大致相当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以下地区的城市化是个体私营企业推动的是

A. 珠江三角洲模式 B. 浙江温州模式 C. 苏南模式 D. 东北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四个地区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热带种植园农业 B. 乳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季风水田农业

2有关四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适宜小麦、玉米生长,农业生产易受春旱威胁 ②地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但商品率高 ③地的气候在欧洲广泛分布,由于气温高,农作物复种指数高 ④地气候典型分布区适宜花卉、蔬菜、水果等“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示意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

年份

比重(%)

地区

2005年

2010年

东北地区

6.95

6.20

北部沿海

11.97

13.22

大西北地区

3.13

4.13

黄河中游地区

7.98

11.14

大西南地区

10.98

13.53

长江中下游地区

9.71

11.01

东部沿海地区

20.58

19.86

南部沿海地区

28.70

20.91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判断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并分析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

(3)说明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流动人口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武汉某建筑采用大玻璃幕墙的设计方案。为达到最佳遮阳和采光效果,设计师把该地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建筑物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巧妙结合起来。如图1所示。这种设计既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观性,也可以极大地减少玻璃幕墙的日射负荷,显出很好的节能性。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一年内,正午室内太阳直接照射面积由最小到最大的变化过程中,该地

A. 昼长逐渐增加 B. 正午太阳高度不断降低

C. 月均温不断降低 D. 月均降水量不断减少

2】【2为达到最佳遮阳和采光效果,随纬度的变化需调节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若玻璃幕墙高度不变,在我国北方地区,随着纬度升高,屋檐外延长度应

A. 变长 B. 变短 C. 先变长后变短 D. 先变短后变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ABC是纬线,BE是昏线,E地所在纬线圈正处于极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各地

A. 此时E地的地方时为12点 B. 此时E地的太阳高度为90°

C. 该日A地的昼长比D地短12小时 D. 该日A地日出时间比B地晚约2小时

2图示季节,下列各地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地中海沿岸国家河流处于枯水期 B. 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 巴西高原上的热带草原一片葱绿 D. 我国新疆棉花开始进入采拾季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双季水稻种植在辽宁的试验田取得成功,改变了传统的春种秋收、一年一季的耕作方式。经初步测产,每公顷产量可达7 800千克,加上8月上旬收获的第一季水稻每公顷产量9 750千克,每公顷总产量可达17 550千克,是普通单季水稻产量的两倍。这种双季水稻的稻种是由辽宁盘锦市科研人员采用两种不同抗性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突破了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关键点。北方双季水稻第一季稻生长期104天,第二季稻生长期87天。现在在东北有限的无霜期内就可以完成两季水稻的播种、收割。

材料二东北地区局部轮廓图。

(1)根据辽宁省的地形特点对辽宁省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

(2)辽宁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140~200天,但实现了双季稻的种植,请分析原因。

(3)当某些自然因素不利于农业生产时,人类该怎样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和利用?请举例说明。

(4)简述图中防护林的主要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