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1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是武广高铁线路分布情况。武广高铁2009年12月26日正式运营,使武汉到广州运行最短时间缩短至3小时16分。线路全长1068.8千米,全线共有桥梁684座、隧道226座,桥隧所占线路比例近70%。

图D10-7
(1)指出武广高铁线路总体走向,并根据图中信息指出该线路出现多处折弯的原因。(2分)
(2)分析武广高铁多桥梁和隧道的原因。(6分)
(3)武广高铁通车后,沿线城市的公路客运量有增有减,分别说明其原因。(3分)

(1)(2分)南北(西北-东南)走向。经过更多的城市,加强城市间的联系(提高铁路的社会经济价值)。
(2)(6分)穿越较多的河湖(谷地)和山地,线路平直(减少弯道,降低坡度),少占农田,与原有交通线立体交叉,减少对沿线居民(生态环境或植 被)的不利影响。
(3)(3分)客流总量增加,部分城市公路客流集散量随之增加;铁路分流部分客流,部分城市公路客流集散量随之减少。

解析试题分析:(1)注意图示的指向标,可判断方向。根据图示信息,铁路线经过沿线主要的城市,能提高运量,提高铁路的经济效益。(2)多桥梁隧道主要从经过地区的地形、河流和少占耕地的角度分析。(3)高铁运行既会造成沿线城市客流总量的增加,也会分流一部分客流。
考点:本题考查交通线建设和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如指向标、铁路经过沿线城市等;结合影响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三质检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3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土地是人类各项活动的空间载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成为实现土地供需平衡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和区值优势差异是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评价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指标是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程度和土地产出水平三大方面。

材料二?? 图1为湖南省地形图,图2为湖南省土地利用效率类型区划分布图。

1???????????????????????????? 2

1)描述湖南省的地形特征:(6)

2)指出湖南省水灾严重的地区.并从水系特征方面加以分析。(10)

3)分析环洞庭湖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于长株潭区的主要原因。(9)

4)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简述湘西地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措施。(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山西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恐怖"胶林面积

??? 西双版纳位于100°16E101°50E21°10N22°24N之间,是全国少数几个适宜橡胶种植的地方之一。全州植胶总面积从1988 年的116万亩增加到了615万亩,使云南省一举超越海南成为全国橡胶产量最大的省份,即是这个数字还有人认为太保守,当地人都用"恐怖"这个词汇来描述版纳的胶林面积,胶林左右着当地人们的生活。

材料二? 橡胶林——绿色沙漠

??? 橡胶树在2030才能正常生长和产胶,5以下即受冻害,并且橡胶枝较脆弱,橡胶树采割期大约25-30年,有淡旺季之分。每年 24月,810月为淡季,每年57月,11月到翌年1月为旺季,胶林具有独占性。橡胶种植过程:砍伐烧尽原有森林——土壤挖深重翻——种幼苗——除去再次生长的植物(往往使用光谱性除草剂)以保证橡胶树健康生长——5-6年后开割橡胶。为了保证橡胶林的产量,需要控制单位面积的植株数,尽量扩大间距。

材料三 下图为西双版纳气温和降水量图

(1)结合材料三说出西双版纳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份的主要原因。(12分)

(2)结合三则材料分析西双版纳大面积发展橡胶种植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8分)

(3)结合材料分析西双版纳大面积种植橡胶前后气候的变化。(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陕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珠三角地区的先民将洼地挖深,“坭复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蓄鱼,桑叶养蚕,蚕矢(粪)饲鱼,两利俱全,十倍于稼。”

清朝,丝鱼业达到鼎盛。顺德一带,咸同后,田多变基塘,获利较丰。史称“广纱甲天下”,特别是“粤缎之质密而匀,真色鲜华,光辉滑泽”,“粤纱,金陵苏杭皆不及也”,“广蚕岁七熟,闰则八熟”。蚕丝质量好坏与桑叶质量和气候有很大关系。下图为桑基鱼塘分布及模式.

(1)最初,基塘农业是被“逼”出来的,试分析该类农业出现之前不利的自然条件。(6分)

(2)分析“咸同后,田多变基塘”的原因。(6分)

(3)试从自然条件的差异分析“粤纱,金陵苏杭皆不及也”的原因。(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该经济区包括中原地区5省的30个省辖市和3个县(区),面积28.9万平方千米,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全国的13.3%和9%。立足当地资源,承接产业转移,借力京津冀,是该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措施。

下图为中原经济区发展格局图,表格为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统计。

(1)分析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发展条件。(7分)

(2)比较山西与河南两省所承接工业类型的差异。说明产业转移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