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1)表中①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  )
A.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B.落叶阔叶林,棉花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D.针叶林,甜菜
(2)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水位变化最小
B.②地含沙量最大
C.③地冰期最长
D.④地汛期最长

【答案】
(1)B
(2)C
【解析】(1)根据气候资料判断,①地位于暖温带华北地区,②地位于热带南部沿海地区,③地位于中温带东北地区,④地位于亚热带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农作物主要是棉花。
(2)我国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相对而言: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更大,A错。
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很明显不在②。
汛期最长的是珠江,在②地区。C位于东北地区,冰期最长。
所以答案是:(1)B;(2)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乙代表近地面,则

A. 气压为乙>甲>丁>丙 B. 气温为甲>乙>丙>丁

C. ④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流向低压 D. ②下沉气流,水汽易凝结降雨

2若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甲乙代表近地面,则

A. ③气流比较湿润 B. 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

C. 甲气压带位置固定 D. 乙处高压的形成属于动力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③处为向斜成岭 B. ②处有可能找到石油

C. 该地区断层发育 D. ②处岩石比③处岩石坚硬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图中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A. 甲—Ⅱ B. 乙—Ⅰ C. 丙—Ⅳ D. 丁—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2)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
A.风速快
B.植被多
C.坡度缓
D.降水多
(3)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③控制越野自驾游④种植耐旱农作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上述图表判断,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2)该地平原面积比例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开垦历史悠久 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最容易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土地沙漠化
B.酸雨
C.全球气候变暖
D.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根据图中所给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甲图中①、③、④表示的辐射名称分别是① 辐射,③ 辐射,④ 辐射。

(2)大气把 (填数组代码)辐射的绝大部分吸收,又以 (填数字代码)的形式把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3)在晚秋和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甲图中数字 表示的作用弱。

(4)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主要与甲图中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填序号)。

(5)乙图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 ,据甲图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右图示意罗布泊不同时期湖岸线及河流入湖三角洲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老三角洲到较新三角洲的位置和面积变化说明( )
A.河流侵蚀作用增强
B.河流搬运作用增强
C.河流入湖口的沉积量增加
D.河流入湖口向湖心推进
(2)新三角洲的位置后退说明( )
A.湖泊水面上升
B.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C.湖水侵蚀能力增强
D.河流改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如图所示),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流域冬季盛行西风,大风天气多。纳木错沿岸虽然河流众多,但在入湖口处均没有形成河口三角洲。此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纳木错鱼类数量非常少,而且鱼类个体也十分小。

(1)指出纳木错沿岸河流的分布特点。
(2)说明纳木错沿岸河流难以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
(3)分析纳木错湖水中鱼类数量较少且个体小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一月均温(℃)与河流分布状况。读右图,完成下列下面小题。

(1)甲处等温线发生弯曲的影响因素是( )
A.洋流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2)图示区域所在地形区种植业发展主要限制性是( )
A.光照
B.热量
C.降水
D.水源
(3)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有( )
A.降水主要来源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B.图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C.植被类型以热带季雨林为主
D.图中河流均有凌汛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