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2019年3月6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

A.村村清、户户清B.三清一改C.一清二整三美化D.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答案】D

【解析】

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雪道是指有坡度的滑雪道,下图是我国截至2014年滑雪道总面积分省统计图(单位:万平方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浙江省比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湖北省雪道面积都要大,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 降水、面积、地形、纬度 B. 面积、纬度、经济、降水

C. 面积、纬度、地形、经济 D. 纬度、面积、经济、地形

2关于雪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越往北,人工雪滑道比重越大 B. 越往南,雪道使用的季节越长

C. 越往西,雪道分布的海拔越低 D. 越往东,雪道分布的密度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工程师利用挡潮闸将海水引入内陆,帮助科威特在沙漠的盐沼上建造一座新的城市——海城,同时科学专家也帮助培育适宜在该地沿岸地区种植的红树种子。如图示意海城位置和遥感影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海城将海水引入内陆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地下水位,避免地面沉降 B. 完善海运条件,营造避风港口

C. 利于海水淡化,增加城市供水 D. 塑造滨海景观,调节城市气候

2适宜在该地种植的红树种子具有的显著特性是

A. 喜光热耐干旱 B. 根系发达,抗风性强

C. 耐盐碱性更强 D. 耐贫瘠土壤,生长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天气现象与冷锋有关的是 ( )

A.江淮地区的梅雨B.北方夏季的暴雨C.东南沿海的台风D.南方连绵的春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海南省政府于2019年3月5日对外发布《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这标志着海南成为全国首个提出所有细分领域车辆清洁能源化目标和路线图的地区,也是率先提出2030年“()”时间表的省份。

A.禁售燃油车B.推广新能源车C.禁售然汽车D.限售非清洁能源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新西兰南岛东岸莫埃拉基海滩上的圆石。数千万年前,动物残骸沉入海底形成内核,而后矿物结晶长期附着逐渐形成圆石,形成之初便静静地躺在海底柔软的泥沙层中。海滩上的圆石表层有裂纹并多从中心开裂,可清晰看到里面的纹理,如同大树的年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莫埃拉基海滩地处

A. 板块内部 B. 消亡边界 C. 生长边界 D. 无法判断

2与莫埃拉基海滩圆石的初期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是

A. 球状风化 B. 海浪搬运 C. 化学沉积 D. 风力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示意西西里岛1月份等降水量线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岛上的甲地为( )

A. 湖泊 B. 城市 C. 山地 D. 盆地

21月份,影响该岛降水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盛行西风 B. 地形格局 C. 纬度位置 D. 海陆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澎湖列岛的底基为一隆起的玄武岩方山,是经过多次海陆升降、海蚀和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地势低平,宛如大小平盘浮在海面;平均海拔17米,一般在海拔20-30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是台湾省唯一雨量最少、气候干燥区域。

潮间带为涨潮水位最高时会被淹没而退潮水位最低时会出露的区域,是沿海渔民的重要生产区域。澎湖列岛多岩石,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古代澎湖列岛渔民因地制宜在潮间带创造了独特的捕鱼陷阱―石沪。石沪的主体是朝陆一侧陡、向海一侧缓的石堤,是渔民借助船只用重达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石块垒筑而成。石堤上有渔民“种养”的藻类、贝类等黏性大、吸附能力强的生物,石堤内侧是人工加深的潮池。目前澎湖列岛保留完好的石沪已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具有700多年历史的双心石沪,为近年我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遗迹之一。

(1)结合图文,据所学知识分析澎湖列岛终年温和、降水偏少的原因。

(2)简述因地制宜原则在澎湖列岛渔民修建石沪过程中的体现

(3)简述石沪“捕鱼”的过程。

(4)分析石沪损毁的原因,并提出保护石沪的合理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11月8日,湖州“太湖溇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太湖溇港”是太湖流域特有的水利工程,在世界农田灌溉与排水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左图为“太湖溇港”水系分布图,右图为左图中虚线框内溇港的放大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古人在太湖南部的滨湖沉积区筑东西向的“横塘”,开凿南北向的“溇港”,之后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横塘纵溇”的水系结构—被称为“太湖溇港”。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透水的挡墙,中间的软流质泥土被挖到挡墙外面,泥土中的水,透过竹木围篱的缝隙渗入河道,形成了河流,利用这种技术,在太湖南部的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和土分离,新的陆地开始出现,与此同时,一条条连接溇港的横塘陆续开挖,挖出的泥土堆在土地四周,形成犹如城墙般的堤坝,人们把它唤作“圩”,水行于圩外,田成于圩内,形成太湖滩涂上的溇港圩田。在每一条溇港在与太湖的交汇处,建一道水闸,这也是“太湖溇港”水利工程的关键。

(1)根据图文材料说明当地建设“太湖溇港”的主要原因。

(2)据右图溇港北窄南宽的形态和水闸的位置,分别分析其主要作用。

(3)根据图文材料说明“太湖溇港”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