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类,两个地区的农业均属于___________,多数地区的农业虽然机械化程度较低,但集约化程度高,_________产量高。

2)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特色,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当地____(单选)

A.肥沃的土壤 B.低洼的地势 C.发达的科技 D.便捷的交通

3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多项选择)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

4)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已从商品粮基地变为粮食调入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粮食的商品率也大幅度下降,试分析其原因。

5)两个地区目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整治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

620多年来,国家是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试对这些措施的生态效应略作评价。

【答案】1)水稻种植业 单产

2B

3C D

4)①人口增加快,粮食需求多②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占用不少耕地 ③农业多种经营使得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减少

5)环境污染加重 ①产业结构调整 ②治理环境污染 ③推广环保技术,加强环保执法

6)北煤南运,建核电站,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煤炭燃烧污染较大,核电、水电和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质量。

【解析】

本题以珠三角和长三角示意图为材料,安排6个小题,考查区域农业、工业及能源问题,难度一般。

(1)读图可知,图中左图为长三角,右图为珠三角,两地均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人多地少,气候条件优越,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虽然机械化程度低,但由于精耕细作,集约化程度高,单产较高。

(2)基塘农业是珠三角地区人民在当地地势低洼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排干水分,开挖鱼塘,发展的一种将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的新颖的混和农业类型,主要是利用当地地势低洼条件,故选B。

(3)珠三角地区矿产资源贫乏,20世纪80年代以前,工业基础薄弱,充分利用改革开放政策及多侨胞的有利条件,依靠外来资金和技术,加上当地土地及劳动力廉价的条件,发展了“三来一补”产业。故选CD。

(4)两地区的粮食商品率降低,主要与人口增加、城市化及市场变化有关。随着人口增加快,粮食需求多,城市化速度加快,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占用不少耕地,由于劳动力及土地成本上升,使得水稻种植业利润空间降低,农业多种经营使得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减少,导致粮食商品率下降。

(5)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发展快,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措施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环境治理及加强执法力度等方面。

(6)为了缓解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目前采取了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跨区域调配措施,兴建了大亚湾、秦山、岭澳等核电站。能源跨区域调配,增加了清洁能源的占比,减少了煤炭使用量,有利于缓解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A、B为地球表面两点,A’,B’分别是其对应的高空点,四点间的物质流动方向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东戴河滨海地区晴朗白天的热力环流,请在图中用两条实线绘出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

(2)若该图表示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A为______(填城市或郊区)。为降低城郊热力环流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通常在 (填城市或郊区)建设绿化带。

(3)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图中水循环环节名称是① 。在水循环各环节中,受人类影响程度最大的是 (填文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自然带①→②→③的变化体现的是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 非地带性

2自然带②→④→⑤变化的基础是

A. 海拔B. 热量C. 水分D. 洋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子废弃物的数量快速增长,正成为危险的污染源。读中国电子废弃物管理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电子废弃物处置不当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2)结合图中信息,简述合理处置电子废弃物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蔡家川流域为黄土高原典型的小流域。当地政府为了治理该地区的水土流失,积极进行植被恢复与生态环境建设。通过植树造林和恢复植被,涵养水源,增加土壤含水量。实验表明,植被除了能增加土壤水分外,也能通过根吸收土壤水分,供植物蒸腾而消耗土壤水分。图甲为人工油松林地、人工刺槐林地、天然次生林地根系密度及土壤含水量随深度(0~30cm)变化图,图乙为人工油松林地、人工刺槐林地、天然次生林地土壤含水随深度变化图。

(1)分析植被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的原因。

(2)说出土壤含水量与土层根系密度的相关性,并解释其原因。

(3)比较人工林地与天然次生林地在深层(大于70cm)土壤含水量大小的差异,并推测其原因。

(4)为了减少深层土壤含水量的消耗,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恢复该地区的植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地覆被是指覆盖地面的自然物体与人工建筑物。受过去几十年经济发展的影响,韩国地表的土地覆被格局发生了改变,尤其是海拔小于100米范围内变化明显。韩国地形以山地为主,低山、丘陵和平原交错分布,西部低海拔沿海地区则分布有较多的湿地。下图示意韩国水系分布,下表示意1990-2015年韩国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变化

(1)据表推算韩国面积最大的土地覆被类型,并分析主要原因。

(2)说明韩国西部低海拔沿海地区多湿地分布的主要原因。

(3)评价人工表面大面积增加对当地城郊农业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区的真实写照。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发展农牧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A. 水源、土地资源不足 B. 光照、热量资源不足

C. 光照、水源资源不足 D. 地质灾害频繁

2该地区已经实施的国家资源跨区域调配重点工程是

A. 西煤东运 B. 西电东送 C. 西气东输 D. 西水东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广西百色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百色地区是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十分广泛的地区,该地区天坑地貌较多。该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极为恶劣,脱贫的难度十分巨大。下围示意百色地区周边地形及天坑形成演化剖面示意图。

(1)根据所给材料,分析天坑地貌形成的原因。

(2)指出该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的自然原因。

(3)简析图示铁路线路建成对百色地区发展冶金工业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形成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地区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差异而导致________条件的变化,同时也有________的差异所导致的________状况的变化,这种变化属于自然带中的________差异。

(2)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带从自然景观上看由南向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的农业播种制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东部季风区中,________一线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