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我国植被地带性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五个不同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②→①植被的变化体现了以________变化为基础的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2)④区域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塑造①处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限制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
【答案】 水分 沿海向内陆的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风力 水源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差异性。读图可知,③→②→①植被为由森林到草原到荒漠的变化,是随着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以水分条件为基础的地域分异,属于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
(2)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分布。读图可知,图中④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3)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及农业区位因素。读图可知,①处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遥远,降水稀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为主,多风积风蚀地貌,由于降水稀少,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为水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日,地球朝向太阳一侧的所有地区,短波通讯几乎全部中断,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 B.臭氧层破坏引起地面紫外辐射增强
C.火山爆发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 D.太阳活动引发地球大气电离层扰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貌。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图甲)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乙)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1】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很多仅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
A. “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死亡
B. 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
C. “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
D. 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
【2】【2】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
A. 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烈
B. 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
C. 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D. 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日某时,地球朝向太阳一侧的所有地区,短波通讯几乎全部中断。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太阳活动引发地球大气电离层扰动
B. 臭氧层破坏引起地面紫外辐射增强
C. 火山爆发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
D. 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同区域的形成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相对位置,据此回答下题。
【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区域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B.乙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配合条件好
C.甲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且多雨,但热量条件不如乙区域
D.甲区域夏季白昼时间长,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
【2】丁省与丙省相比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
C.城市化水平高 D.第三产业比重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某地区多年对各朝向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测值,计算出最冷月(一月)和最热月(七月)日总量,并绘出太阳辐射量日总量变化图(如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一月和七月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量的日总量小于4 186千焦/(平方米·日)的墙面朝向是
A. 分别朝北、朝东 B. 分别朝南、朝西
C. 分别朝西、朝南 D. 均朝北
【2】经研究发现该地区一天中日出、日落时墙面接受的太阳辐射量最小,其原因是
①太阳高度最小 ②气温最低 ③经过大气层的路径最长 ④反射作用最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天山博格达峰北坡垂直自然带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自然带的类型为(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温带草原带
C. 温带荒漠带
D. 针阔混交林带
【2】博格达峰北坡自然带丰富完整,是体现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典范,其形成受下列因素影响最小的是( )
A. 纬度位置 B. 山体坡度C.大气环流 D.海拔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