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距今 5.6 亿年前,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浅海环境,受海陆变迁和气候变干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多种矿床(化石燃料、金属矿、盐湖及盐类矿床),且储量丰富。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活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国内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试验区”重点构建了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有色金属、煤化工等七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下左图为柴达木盆地资源分布图,下右图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耦合发展模式图。
(1)简述柴达木盆地干盐湖的形成过程。
(2)简要评价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
(3)有人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资源开发提出了反对意见,试说明反对理由。
【答案】(1)过程:浅海随着地壳抬升,海水消退,柴达木盆地隆起为陆地岩石风化后,经过长期的流水作用,在盆地低洼处,大量盐类物质汇集随着气候变干,湖水蒸发,形成干盐湖。
(2)环境效益: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经济效益:实现盐湖资源、油气资源等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高经济效益。(任答两点)
社会效益: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3)可行性:处于青藏高原,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短缺;高寒地区,开发难度大。
不利影响: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开发可能破坏生态环境;主要围绕矿产资源的开发,会引起矿产资源枯竭。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1)由材料可知,干盐湖的形成过程受海陆变迁和气候变干的影响。从地壳运动说明海陆变迁,再从气候变干对水循环和水平衡的影响说明盐湖的形成。地质历史时期,这里一片浅海,因地壳上升运动,形成青藏高原,海水消退;柴达木盆地为高原上局部凹陷而成,在柴达木盆地地势低洼处,集水成湖;因气候变干,进入湖泊的径流小于蒸发量,随径流进入湖内的盐分逐渐积累,盐度越来越高,结晶成盐粒,形成盐湖。
(2)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作答。对于右图那样专业性很强的图来看,把握其核心立意和每个环节反映的地理思想即可。从经济效益来看,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从社会效益来看:提供就业,有利于共同富裕,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从生态效益角度来看,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了废弃物排放,保护环境。
(3)资源开发提出了反对意见应从可行性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考虑。从可行性角度看: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开发难度大;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柴达木盆地为内陆盆地、周围群山怀抱,水汽难以进入,盆地内沙漠广布,水资源短缺。从不利影响角度考虑:当地气候高寒、干燥,生态环境脆弱,破坏后难以恢复,而资源开发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会引起矿产资源枯竭。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 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6分)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城市化是对人类影响巨大的社会发展过程。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对比中、英两国城市化水平从30%提升到50%的发展阶段过程中的差异。
(2)依据所学知识,说出我国目前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我国不少大城市都面临交通拥堵问题。
(3)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请你联系生活实际,给政府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不列颠岛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下图)。
材料二:日本北海道岛略图(下图)。
(1)说出大不列颠岛该月气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2)北海道西侧冬季多暴雪。试分析其原因。
(3)说出大不列颠岛和北海道的气候类型及地带性植被。
(4)根据北海道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判断该岛较丰富的自然资源。
(5)比较英国与日本传统工业的分布特点,简析日本工业分布特点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地区年干燥度等值线图,年干燥度为年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M点的值可能是( )
A.0.4B.1.2C.0.8D.2.2
【2】N地等值线向南凸出,其主要原因是N地( )
A.海拔高于同纬度地区B.年降水量小于同纬度地区
C.光照大于同纬度地区D.受西北季风影响大于同纬度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屹立在本州岛中南部的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海拔3776米),山峰高耸入云,山巅白雪皑皑,被日本人誉为“圣岳”,拥有数不清的传说与不解之谜。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富士山区众多湖泊的成因是
A.岩浆阻塞河道B.滑坡阻塞河道
C.泥石流阻塞河道D.地壳凹陷积水
【2】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2月末,在图示地区都有机会观赏到绚丽璀璨的钻石富士美景(太阳正好位于富士山顶)。摄影爱好者有可能捕捉到钻石富士美景的位置是
A.由中湖观日出B.河口湖观日落
C.精进湖观日落D.龙岳山观日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三千年前,古人就在寒冷的冬季将冰块从江河湖泊打捞出来,精心地收储于地下如今,在工业制冰已经成为主流的大环境下,在我国的东北、新疆、青藏依然有一群坚持采冰的人。在东北,松花江的冰打造了一场盛大的冰雪狂欢;在新疆,窖藏一冬的冰变成了盛夏时一碗碗特殊的冰饮;在西藏,雪城高原的冰在温暖的帐篷中融化成水,维持着一家人的生存。
材料二 与新疆、青藏较随意的采冰方式相比,东北采冰有一套严谨的采冰程序和隆重的庆典每年的12月初,当松花江的冰层厚达35cm以上时,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采冰节在冰封的松花江面启幕。采冰人冒着严寒、喊着口号开始采冰作业,首先用切割机在冰面按规格尺寸比例横竖切割成块,切割时不能割得太深、太透;然后再进行人工“炸冰”,就是沿着切割机在冰面划出来的作业线条,其从江里捞出来是最费力气的,工人们先用冰钩将其钧住,然后再用肩膀套住冰钧上的绳子一起弯着腰喊着号子将冰块拽出江面。
材料三 下图为:采冰流程图。
材料四在自然界中冰的成因、晶体大小以及气泡、泥沙含量均影响透明度,一般在静水环境下没有水流的影响冰的透明度会高。上图为松花江流域主要采冰区域图。
(1)同为采冰,与新疆和青藏高原相比,分析东北人采冰的方式及用途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
(2)简述用切割机切割时不能割得太深、太透的主要原因,分析采冰人可能遇到的困难。
(3)相比于①③两河段,②河段为主要的采冰区,试分析其原因。
(4)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作为国内最大的冰雪主题公园,用冰量大。近年来很多人为此甚是担忧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及A地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1】图中阴影所示地区典型的特征是多雾,多雾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沿岸冷海水流经,水汽降温凝结B. 暖流流经水温较低海区,水汽凝结
C. 位于山地迎风坡,湿润气流抬升凝结D. 近地面辐射冷却,水汽凝结成雾
【2】A地虽多雾,但降水少,其主要原因是
A. 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B. 受极地高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
C. 湿润气流的背风坡,下沉增温降水少D. 低纬度大陆西侧,吹离岸风,降水少
【3】A地所在国渔业资源丰富,捕鱼量位居世界十大产鱼国之列,形成渔场的主要原因是
A. 寒暖流交汇B. 上升流影响
C. 入海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D. 温带海区冷海水上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一般流域40%生态警戒线。
材料二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列为重大国家战略。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要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下图为黄河流域图、山东半岛城市群图。
(1)比较黄河宁夏段和河南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2)黄河上游与中游都以植被保护为重点,其生态保护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3)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请简述流域内产业发展的方向。
(4)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带动沿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其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