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5年初,俄罗斯政府计划将无偿发放远东地区(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给俄罗斯公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该项政策的实施,将刺激其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下图为1990~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1990年至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
A.生育率提高 B.就业率提高
C.净迁出率下降 D.人口容量下降
【2】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和主要目的分别是
A.经济 矿产开发
B.环境 生态保护
C.政策 国土开发
D.军事 加强国防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区在不同季节的景观图(图甲、图乙)及四种气候类型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可能位于( )
A.刚果盆地
B.亚马孙平原
C.湄公河平原
D.西欧平原
【2】该地区位于气候统计图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关于该地区的气候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位于南、北纬10°~20°
B.由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
C.气候条件全年适宜种植水稻
D.全年高温,降水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四川】Little Tom sat watching the monkey dancing in front of him.
A.amaze B.amazing C.amazed D.to amaz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争前,日本以“文野战争”号召国民同心协力、支持战争。战前,天皇每年从皇室费用中拿出30万元补充军费。实业界领袖组织“报国会”募捐,为战争效劳,不计个人得失。21个运输社,自愿在战争期间无偿为政府运送军事物资。日本贫民有的将一天劳动所得的一半捐献出来,许多人志愿做后勤供应的军夫。清政府每年从海军军费中挪用30万两建造颐和园,为西太后庆祝60大寿而耗费的大约1400﹣2000万两白银,可购买10艘“定远”型铁甲舰、20艘“致远”型战舰。海军军官都在基地附近兴建私宅,军官生活普遍奢侈,嫖赌乃常事。中国下层民众大多不关心战事,战争期间,各地仍发生多起乱事。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大事纪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人民最终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
(4)对比两次战争,你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影响
B.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
C.体液调节速度较慢
D.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浙江】If steel is heavier than water, why are ships able to on the sea?
A.float B.drown C.shrink D.spli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送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_________基地(填字母),该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属于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_________(填字母),由该基地向乙地区输送能源的工程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由B 、C 、D 、E 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输电工程被称为_________ 。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主要意义在于( )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紧张状况 ②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状况
③减少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④调节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 )此图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