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关于我国水资源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总量不少,人均不多 B.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C. 春夏多,秋冬少 D. 年际变化大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城市人口为56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B—C—D一线地租变化曲线的是( )
A、 B、
C、 D、
(2)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
(3)A、D两地居民区中,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为低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有些城市在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等地布置植被浅沟,这些浅沟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并在其表面种草覆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城市中的水循环环节
A. a减弱 B. b增强
C. c增强 D. d减弱
【2】城市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①收集雨水 ②减少内涝 ③减少地下水 ④增加停车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乘车从兰州出发,向南经甘肃、陇南,沿川陕边界进入四川,然后到达重庆,沿途可看到植被景观变化明显。下图为兰渝铁路沿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兰州到重庆,穿越秦岭时,可以明显感受到南北两侧自然植被类型的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土壤 C. 水分 D. 热量
【2】兰渝铁路建设中主要克服的困难和障碍有( )
①跨越长江、黄河水系,翻越秦岭,地质灾害多 ②重庆境内地下水渗漏严重,溶洞较多 ③风沙威胁,需铺设草方格沙障 ④冻土广布,需采用先进的热棒技术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3】兰渝铁路修建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完善了我国路,是连接中国西南、西北之间最便捷、快速的通道
②有利于开发沿线各种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③加快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带动了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加强了西部地区同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地区的联系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2】
【3】
A. 塔里木盆地 B. 柴达木盆地
C. 四川盆地 D. 准噶尔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功能区可能为___________,该类活动支付地租能力最___________。
(2)图中丙功能区可能为___________,其布局的特点是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适合建设大型仓储物流中心的是___________,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
(4)该城市拟建设一条铁路,现有I和Ⅱ两种方案,你认为_______方案更合理,理由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中国和世界人口数量前十位的国家在重要自然资源上的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情况,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与十国均值相比,我国最具优势的自然资源是
A. 耕地资源 B. 水资源
C. 矿产资源 D. 能源资源
【2】下列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A. 耕地资源 B. 水资源
C. 矿产资源 D. 森林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下图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按图推算,世界人口突破警戒值的时间大约在
A. 2025年 B. 2050年 C. 2075年 D. 2125年
【2】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 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相对越少
B. 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D. 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农田水分盈亏量指年降水量与农田作物用水量之差,农田作物用水量受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土地制度等影响,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分盈亏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南部以盈余为主,主要是水资源利用率高 B. 由盈转亏的分界线接近400mm年降水量线
C. 东北部以亏损为主,主要是重工业耗水量大 D. 西北部亏损量最大,主要是降水不足
【2】造成甲处农田水分盈亏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水田农业②岩溶地貌③一年两熟④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