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不同指标下适度人口和最大人口的测算结果。据此完成。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测,该城市( )
A.环境人口容量为106.20万
B.人口合理容量是210.35万
C.人均居住用地相对短缺
D.可供水资源最为紧张
(2)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面积的大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决定性因素
C.地区开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小
D.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的确定性
(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
C.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D.特大城市、大城市带的出现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壤不同 B. 热量不同
C. 降水不同 D. 地形不同
【2】下列能够正确体现甲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①亚热带湿润地区 ②黑土广布 ③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肥沃的水稻土 ⑤水田农业 ⑥林矿资源丰富
⑦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⑧雨热同期,一年一熟
A. ①②③④ B. ②⑥⑦⑧
C. ①③④⑤ D. ⑤⑥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沙特阿拉伯全年平均降水量不到100mm,主要雨季是11月一次年4月。沙特在90年前已经开始海水淡化,现产能居世界首位。
材料二:左图为沙特阿拉伯略图,右图为该国海水淡化流程示意图。
材料三:沙特主粮为小麦,20世纪80年代前是小麦进口大国。80年代后产量逐渐增加,1992年产量达到410万吨,成为世界十大小麦出口国之一。但是,沙特政府决定从2016年开始全面禁止小麦种植。
(1)从气候角度简析沙特水资源的主要特征。
(2)分析沙特从小麦进口大国转变为小麦出口大国的主要原因。
(3)指出沙特政府全面禁止小麦种植的原因。
(4)简述沙特海水淡化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季节移动是由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造成的
B. 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 就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
D. 风带位置季节移动必然导致风向季节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开始向周边地区转移,这种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平原和山区公路建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区,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状分布
B.在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
C.在平原区,尽量通过当地居民点和农田
D.在山区,尽量避开陡坡和沼泽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1)有关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变率最大的是甲
B.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乙
C.丙国正处于人口高增长阶段
D.目前丁国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
(2)目前,甲国应处于人口增长模式的(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跨流域调水示意图(部分),回答下列各题。
【1】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①土地和耕地面积大②人口少③水资源利用率高④水资源总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2】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分布与耕地资源分布不匹配,面对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是( )
①减少耕地面积②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③培育并推广种植抗旱作物④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3】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最大优点是( )
①节省工程建设投资 ②充分利用地势条件自流调水,降低运行过程中的能耗③充分利用三峡水库优质而丰富的水源 ④沿途人口、城市密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为什么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简述热带雨林破坏带来的环境问题。
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该地区的植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