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历来,武汉是长江中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商业贸易中心。今天,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旅游中心。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长江水运连通东西,京广铁路纵穿南北,东西水运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使武汉的物资交流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

材料二:下图为武汉市迁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图及武汉市迁入人口就业结构图。

材料三:下图为主要人口迁出省份迁往武汉市的人口统计图。

材料四:武汉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超过100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在世界城市中排前列,2016-2018 年,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多家知名电子及通信设备企业,陆续将其研发中心及生产环节迁至武汉,主要集中在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别称"中国光谷")。“十三五”期间,武汉将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

(1)简述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2)根据材料说明武汉市迁入人口的地区构成特点?

(3)分析人口迁入对武汉市发展的影响。

(4)根据图文材料说明武汉发展通信设备产业的优势条件。

【答案】(1)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水运便利;地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京广铁路、高速公路、长江水运等水陆交通便利;该市(武汉市)是湖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特点:迁入人口以本省人口为主;省外迁入人口以周边省份为主。

(3)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促进武汉市第(二)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影响:带来交通、住房、教育、环境压力;增加管理难度。

(4)武汉是我国中部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光谷”依托大学城,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配套设施较完善,具集聚效应;政策吸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空间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要考虑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也要考虑交通、政治等社会经济条件。阅读材料一并读图可知,武汉市位于汉江和长江交汇处,因此水源充足,且交通便利;长江和汉江冲积作用形成江汉平原,因此武汉市地形平坦;结合所学知识,武汉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由材料“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长江水运连通东西,京广铁路纵穿南北”,并结合图示可知武汉市位于铁路枢纽,陆上交通便利,有长江水运,因此水陆交通便利。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旅游中心。

2)据材料二可知,武汉市迁入人口有73.70%来自于本省;据材料三可知,省外迁入武汉人口主要为河南、四川、江西、湖南等周边省份为主。

3)人口迁入对武汉市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从就业、交通、住房、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人口的迁移,对于迁入地来讲,有利影响是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利影响是,大量人口的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4)结合材料一和图示可知,武汉市有“九省通衢”之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通信设备产业;根据材料四,武汉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超过100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在世界城市中排前列,发展通信设备产业有大学城为依托,人才众多;且有华为、小米等多家知名电子及通信设备企业陆续将其研发中心及生产环节迁至武汉,具有集聚效应及政策优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岛屿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南半球B.位于大西洋上

C.从西北侧登陆该岛比从东北侧要容易D.南北长约10千米

2该岛最高处的海拔可能是( )

A.191米B.215米C.305米D.356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及近一年的人口增量是反映各省(区/市)发展基础、成熟度和活跃度的指标,可以反映各省(区/市)发展的潜力。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气泡大小表示近一年的人口增量,气泡越大,增量越大,空心气泡表示人口减少。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常住人口在8000万以上的省区均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B.京、津、沪、辽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疏散导致人口减少

C.东部地区的城镇化率总体上高于中西部地区

D.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近一年的人口增量之间相关性较大

2广东与西藏相比( )

A.广东自然资源丰富,所以人口增量大B.广东常住人口多,所以自然增长率高

C.西藏面积大,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D.西藏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城镇化率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地理兴趣小组外出考察,他们在不同地区拍摄到①②两幅图

(1)A、B、C、D四大区域划分的依据主要是______________.位于季风区的是______地区和______地区,(填字母代号)

(2)比较C、D两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补充完成下表

C区域

D区域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_____

土壤

_____

黑土、黄土

典型植被类型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_____

农业类型

_____

以旱地为主的种植业

(3)四大地理区域中,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①的是______,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②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4)B区域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该区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岩石①②中由外力形成的是________

(2)如图,在河流入海口处常形成________(地貌类型)。

(3)图中M处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

(4)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甲、乙、丁分别表示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若甲、乙、丙箭头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此时应处于________(白天/夜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四条河流各月平均流量图,阴影部分为径流量。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位于东北山区的河流是( )

A. B. C. D.

2四条河流中纬度最低的河流是( )

A. B. C. D.

3①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 冰川融水B. 大气降水C. 地下水D. 湖泊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学考察队某年1—2月沿下图所示线路进行徒步考察。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考察途中,人们不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

①亚寒带针叶林

②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③温带草原

④热带雨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图中盛行风及洋流的画法正确的是( )

A.甲乙B.乙丙C.丙丁D.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南亚地区图

材料二 湄公河下游及三角洲示意图

(1)描述图乙区域地形、地貌特征

(2)A河下游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分析其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条件。

(3)读图(图甲)分析新加坡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