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我国某天气系统在某地过境时的气压与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该天气现象是( )
A. 冬天大风寒潮天气
B. 东南沿海台风天气
C. 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
D. 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2】该天气系统是( )
A. 快行冷锋
B. 反气旋
C. 强热带气旋
D. 准静止锋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侧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 B. 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
C. 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 D. 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最中间的一层
【2】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
B. B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C. 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
D. E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欧洲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夏季上山放牧、农田轮种和大面积种植橄榄是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水稻种植业 B. 混合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2】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水源不足 B. 土壤贫瘠
C. 洪涝频繁 D. 气温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三圈环流中的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图中气流由于热力因素,气温低冷却下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B. 甲、乙同属一个风带
C. 甲、乙中可能有一个为信风带 D. 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
【2】若甲风带控制地区盛行西北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冬季可能受到甲风带影响 B. 受乙风带控制的地区一定温和多雨
C. 我国夏季会受到乙风带控制 D. 受丙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该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为正确显示K地的地形起伏,沿图中MN、PQ线作地形剖面图,表示K点位置的正确组合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旅游通过爬山涉水,求真求质。沿AB、CD、MN、PQ四条登山路线中到达K点,最符合“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悠然意境的线路是 ( )
A. PK或QK B. MK或NK C. AK或BK D. CK或D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都属于现代型
B. 两国都有大牧场放牧业
C. 两国都是世界著名的粮食出口国
D. 两国工业都集中分布在东北部
【2】造成两国阴影区气候分布面积差异的原因是( )
①夏季风受地形的影响:甲国比乙国显著 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乙国比甲国小
③阴影区沿岸受洋流的影响:乙国比甲国大 ④国土面积:甲国比乙国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某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M山地南、北两侧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 均为热带草原气候
B. 北为热带雨林气候,南为热带草原气候
C. 均为热带沙漠气候
D. 北为热带草原气候,南为热带荒漠气候
【2】M山地北坡山麓地带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B. 处于东北信风的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经过
C. 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经过
D. 地势低,且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3】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M山地位于( )
A.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B.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
C.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 D.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 )
A. 自北向南增高 B. 自西向东增高
C. 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 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
A. 海拔 B. 降水 C. 热量 D. 坡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海岸线的进退主要是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读某海岸线历史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近现代以来,图中海岸一直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图中乙处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下列关于其所受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4至12世纪,侵蚀作用为主 B. 12至15世纪,堆积作用为主
C. 15至19世纪,侵蚀作用为主 D. 19世纪至现代,堆积作用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