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同构成了“黄河金三角区”。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①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②黄河的便利水运
③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④科技、教育水平较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产业转移可能对该地区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
A. 大面积草场被占用,草场面积缩小
B. 就业机会减少
C.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加重
D. 对当地原有工业造成冲击,影响经济发展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季节最有可能是北半球的( )
A. 春季 B. 秋季
C. 冬季 D. 夏季
【2】B风形成的原因是( )
A.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 受信风带的控制
D. 受副热带高气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 ①—②—③ B. ①—④—②
C. ②—③—④ D. ③—④—②
【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
A. 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 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 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 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下图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 )
A. 自主品牌越来越多 B. 原材料越来越短缺
C. 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D. 设计能力不断下降
【2】1995-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的主要原因是( )
A. 距离美国近 B. 通关税率低
C. 生产成本低 D. 生产技术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 “可怕的全球变暖”。
(1)根据材料,分析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形成原因。
(2)全球气候变暖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下列事象不会受其影响的是( )
A.海陆间水循环
B.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类型
C.台湾海峡的宽度
D.珠峰的海拔
(3)气候、石油、粮食成为近年来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填写出下列框图中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
甲:_____;乙: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之间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据此并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正常年份,鄱阳湖水位开始进入丰水期的月份是( )
A. 5月 B. 6月 C. 7月 D. 8月
【2】据图推断鄱阳湖面积扩展最迅速时的水位高度变化范围( )
A. -3~8米 B. 8~12米 C. 12~20米 D. 20米及以上
【3】据图推断鄱阳湖的湖盆地形特征( )
①中部低、四周高 ②湖盆浅且坡度小
③湖岸陡峭 ④湖盆中有深切的河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无常年河流,被称为无流区。读阿拉伯半岛地形图。
(1)绘出沿北回归线的阿拉伯半岛地形剖面示意图。
(2)简析该半岛降水稀少的原因;并解释除降水外该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
(3)甲地畜牧业较发达,推测其用水来源及其成因。
(4)有专家提出在本区实施人工增雨以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你认为是否可行?阐释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
(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小题。
【1】根据地震波横波(S)与纵波(P)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确定外核物质接近液体状态的主要依据是( )
A. S.P波波速明显增加
B. S.P波波速明显下降
C. S波波速突降,P波完全消失
D. P波波速突降,S波完全消失
【2】图中CD代表地球内部两个明显的不连续界面,下列有关C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代表古登堡界面 B. 位于地下2900千米
C. 地震波通过时传播速度增加 D. 地震波通过时传播速度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