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据图文回答下题。
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是指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左图为甲国工业化率、城市化率变化过程图,右图为乙国目前三大产业构成图(图中M点所示)。
下列关于甲、乙两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工业化是两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B.甲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乙国
C.甲国的城乡差别比乙国大
D.乙国第三产业比重低于甲国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石化森林是指古代森林受火山喷发影响,森林被火山灰掩埋,可溶性矿物质渗入树体,最终将整棵树,甚至整片森林变成化石,化石出露地表而形成。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区的石化森林形成于约6000万年前。巴塔哥尼亚地区气候干旱,草原、沙漠广布,多外流河且流程中流量损耗相对较少。图为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集中分布区示意图及石化森林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是
A.板块碰撞—火山喷发—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B.火山喷发—板块碰撞—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C.板块碰撞—地壳抬升—火山喷发—外力作用
D.火山喷发—板块碰撞—外力作用—地壳抬升
【2】巴塔哥尼亚石化森林集中分布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B.沿岸寒流,降温减湿
C.山地阻挡,水汽难入D.海拔较高,蒸发旺盛
【3】巴塔哥尼亚地区河流流量损耗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
A.草原面积大,植被覆盖率高B.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较快
C.冰雪融水多,河流流量较大D.人口密度小,人类活动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泰国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发展水稻种植业,其中自然条件最优越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克拉运河建成后,下列海峡受冲击最大的是
A.马六甲海峡B.白令海峡C.曼德海峡D.麦哲伦海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船型屋是我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以竹木为屋架,茅草覆顶,底部架空而成的一种民居形式(如下图)。该民居的营造技艺,入选了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传统民居最有可能位于
A. 海南岛 B. 辽东丘陵
C. 青藏高原 D. 黄土高原
【2】该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征是
A. 炎热潮湿 B. 高寒缺氧 C. 地表崎岖 D. 多滑坡泥石流
【3】船形屋采用下空结构可
A. 防寒、防冻土 B. 防雨、防水淹 C. 防风、滑坡 D. 防潮、防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 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径流系数指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内地面的径流深度与形成该时期径流的降水量之比,它说明在降水量中有多少水变成了径流,它综合反映了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径流的影响,一般湿润地区该系数大于干旱地区。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与以下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云贵高原、浙闽丘陵、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
B.浙闽丘陵、云贵高原、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
C.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云贵高原、浙闽丘陵
D.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浙闽丘陵、云贵高原
【2】结合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植被覆盖率高径流系数小
B.甲地径流系数大于乙地主要是因为甲地降水大于乙地
C.丙地全年降水少,故径流系数较小
D.丁地植被覆盖率高,下渗强烈,径流系数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科技兴农”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所在。下图为利用植物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出生状况的图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植物反射波谱的获取,依靠的技术是( )
A.传统测绘 B.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 D.GPS技术
(2)表明农作物生长态势良好的反射波波长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这种技术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选项中可直接利用这种地理信息技术的是(多选)( )
A.水体污染的判断
B.城市大气质量状况的分析
C.洪水分布区的变化
D.森林面积变化
E.人口数量的变化
F.城市绿地分布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溇港圩田系统是古代太湖人民变沼泽、滩涂为沃土的一项独特创造。西晋时期,北方大量人口迁徙到太湖流域。为解决耕地不足和早涝灾害问题,先民们采用“竹木透水围篱”技术(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泥水混合的软流质———沼泽中分离出河流与耕地)在太湖南部的滨湖沼泽、滩涂区修筑东西向的“横塘”,开凿南北向的“溇港”,挖出的泥土堆高而成“圩田”。同时,在每一部溇港与太湖的交汇处建一道水闸,闸口大多朝向东北,以减少湖水倒灌淤塞。2016年11月,大湖溇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下面为“竹木水围篱”技术示意图(图1)和太湖溇港水系分布图及溇港的放大图(图2)。
(1)据文字材料分析太湖周围先民们开挖溇港的有利条件。
(2)根据图1简述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分离出河流与耕地的过程。
(3)结合洪、枯水期,从保护河道的角度分析溇港设计成南宽北窄的原因。
(4)分析太湖南岸溇港的闸口大多朝向东北,避开西北或正北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七大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各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平均海拔最低 B. ②平均海拔最高
C. ③陆地面积最大 D. ⑤跨经度范围最广
【2】①②分界线是
A. 乌拉尔山 B. 苏伊士运河 C. 大高加索山 D. 乌拉尔河
【3】以桑巴、足球文化著名的大洲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