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的河南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目前国内市场上,每10袋方便面中,有3袋是河南生产的;每10根火腿肠中,有5根出自河南;每10个速冻水饺中,有5个来自河南;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主要半成品原料90%来自河南。根据材料,回答1—2题。
1.河南从“中国粮仓”变成“国人厨房”说明该省所具有的地理特征有( )
①热量充足、水资源丰沛 ②铁路贯穿东西、连接南北,交通便利
③劳动力丰富 ④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
⑤旅游业发达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2.2010年7月,河南省人口总量将突破1亿大关,成为全国第一个人口超亿的省份。(2008年我国自然增长率为5.08‰)读图1,能正确表述该省近几年来人口变化状况的是( )
A.人口外出务工是导致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B.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是该省人口突破一亿大关的重要原因
C.从1991后到2008年,新增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D.2008年河南的新增人口约占我国新增人口的十三分之一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作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的河南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目前国内市场上,每10袋方便面中,有3袋是河南生产的;每10根火腿肠中,有5根出自河南;每10个速冻水饺中,有5个来自河南;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主要半成品原料90%来自河南。根据材料,回答下面试题。
河南从“中国粮仓”变成“国人厨房”说明该省所具有的地理特征有( )
①热量充足、水资源丰沛 ②铁路贯穿东西、连接南北,交通便利
③劳动力丰富 ④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
⑤旅游业发达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2010年7月,河南省人口总量将突破1亿大关,成为全国第一个人口超亿的省份。(2008年我国自然增长率为5.08‰)读图1,能正确表述该省近几年来人口变化状况的是( )
A.人口外出务工是导致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B.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是该省人口突破一亿大关的重要原因
C.从1991后到2008年,新增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D.2008年河南的新增人口约占我国新增人口的十三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据表回答以下2题。
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大省的前五大人口流出地排序表
全国前五 位人口流 入省 | 第一位人 口流出地 | 第二位人 口流出地 | 第三位人 口流出地 | 第四位人 口流出地 | 第五位人 口流出地 |
广东 | 湖南 | 四川 | 广西 | 江西 | 湖北 |
江苏 | 安徽 | 四川 | 浙江 | 河南 | 贵州 |
浙江 | 江西 | 安徽 | 四川 | 贵州 | 湖北 |
M省 | 黑龙江 | 吉林 | 河南 | 安徽 | 江苏 |
四川 | 重庆 | 广东 | 云南 | 浙江 | 新疆 |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
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D.全国流入人口前五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15.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 )
A.福建 B.海南 C.山东 D.广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第六次人口普查反映了近1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其中广东成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广东的流动人口达3128万。表1是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资料(据国家统计局)”。读表1完成14~15题。
表1
总人口(万人) | 出生率(‰) | 死亡率(‰) | 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 |
四川 | 8045 | 8.93 | 6.62 | -0.35 |
广东 | 10441 | 11.18 | 4.21 | 1.9 |
江苏 | 7869 | 9.73 | 6.88 | 0.56 |
云南 | 4597 | 12.50 | 6.50 | 0.61 |
注:常住人口是指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或虽居住不满半年但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
14.下列关于广东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广东流动人口占该省总人口的40%
B.广东的总人口数量超过其环境人口容量
C.广东的总人口数量大于其人口合理容量
D.广东成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15.影响表中四省区人口变化的因素是
A.云南出生率最高是因为自然因素
B.江苏人口死亡率最高是因为环境因素
C.广东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最高,是因为经济因素
D.四川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负值,是因为政策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