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下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丙在丁的________方向。

(2)丙地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________(高、低、中)纬度。

(3)写出该点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答案】(1)东南 东北 (4分)

(2)东 中 (4分)

(3) 5 000千米

【解析】试题分析:

(1)据图可知:逆时针方向为向东的方向,靠近北极点方向为北。四点按从西到东排列为乙、甲、丁、丙;按从北到南排列为乙、丙、丁、甲。因此甲在乙的东南方向,丙在丁的东北方向。

(2)据图可知:丙地的地理坐标为(45°N,150°E)。在160°E以西,所以为东半球;纬度介于30°到60°之间,为中纬度。

(3)互为对拓点的两点纬度一南一北,纬度值值相等,经度一东一西,经度值互补。任何点与南极点都在同一经线上,与南极点的距离=111×与南极点的纬度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形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受信风带和地形影响 B. 终年受高气压带控制

C. 常年受西风影响 D.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2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不包括

A. 地势起伏大 B. 北高南低 C. 山河相间 D. 中间高四周低

3甲、乙两地形区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 水量小 B. 水位变化大 C. 有冰期 D. 落差小

4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将工厂转移到乙地区的最重要原因是乙地区

A. 矿产资源丰富 B. 劳动力丰富 C. 科技水平高 D. 资金雄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美国波士顿市128号公路高科技园区分布图,波士顿(52°58′N)城市发展经历过三次转型:贸易港口和渔港服装、皮革制品和机械工业的制造业中心微电子、生物技术等集聚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使经济不断腾飞。与此同时,波士顿城市建设也经历了巨大变化, 大开挖工程将城市中心的高架中央大道拆除,把交通引入地下隧道,改变了地面拥堵现象)。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波士顿不同阶段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 早期依靠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成为贸易港

B. 第二阶段以资源密集型的工业为主

C. 128公路沿线是高科技企业选址的理想地带

D. 波士顿的气候比硅谷的气候更温暖湿润

2“大开挖”工程获得的土地适宜规划的城市功能为(  )

工业用地 ② 居住用地 ③ 仓储用地 ④ 生态用地 ⑤ 商业用地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下图表示美国、日本、印度、中国四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读图完成下列单选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

A. 印度、中国、日本、美国 B. 中国、美国、日本、印度

C. 印度、中国、美国、日本 D. 中国、印度、美国、日本

2下列措施不利于我国延长人口红利期的是

A. 完善社会养老机制 B. 采取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C.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D. 采取劳务输出的战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各组景观中,都属于文化景观的有( )
A.岩画、蒙古包、长城
B.窑洞、溶洞、云冈石窟
C.三峡水库、杭州西湖、滇池
D.大运河、都江堰、梯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为此图中甲、乙两点间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陡崖M最大落差(米)为(  )

A. 198 B. 290

C. 380 D. 450

2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为( )

A. 300 B. 400

C. 500 D. 6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般说来,在自然景观中处于相对重要地位的是( )
A.生物景观
B.水域风光
C.天象与气候景观
D.地文景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的有( )
A.安徽黄山
B.傣族泼水节
C.桂林山水
D.青海的青海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是(  )

A. 石灰岩、玄武岩 B. 页岩、石灰岩

C. 大理岩、板岩 D. 花岗岩、砂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