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2016年7月在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洼地建成了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大窝凼所在地区多岩溶漏斗、峰林、天坑及溶洞,下图为大窝凼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水循环环节)。

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形成大窝凼地貌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断层塌陷B. 流水侵蚀C. 冰川侵蚀D. 风力侵蚀

2该区域虽然降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影响当地地表水缺乏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 B. C. D.

3“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 ①④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

【答案】

1D

2C

3D

【解析】

1据材料和图可知,大窝凼年在地区多岩溶漏斗、峰林、天坑及溶洞,说明为喀斯特地貌,属于流水溶蚀作用形成。故选D。

2据图中水循环箭头特点可知,甲为水汽输送,乙为降水,丙为下渗,丁为地下径流。该地石灰岩广布,水体下渗严重,从而导致地表水体缺乏,因此影响当地地表水缺乏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故选C

3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意义。“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说明联系了水圈;“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说明联系了大气圈;“可以变为地面上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说明联系了岩石圈,“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说明联系了生物圈。因此水循环联系了四大圈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的地形剖面示意 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沿包头至广州,在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的景观正确的是( )

A. ①——层层稻田B. ②——风吹草低见牛羊

C. ④——橘园、竹海D. ③——塬、墚、峁

2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土壤盐渍化普遍B. ②地因修建多个水电站导致河流断流

C. ③水土流失面积广大D. ④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9月16日18时15分左右,游客在广东肇庆市拍提到“卧佛含丹”(图)的地理奇观,夕阳仿佛一颗“金丹”,从卧佛(天然石山)口中徐徐落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游客在拍摄“卧佛含丹”时,镜头朝向

A. 东南偏东 B. 西南偏南

C. 西北偏西 D. 东北偏北

2要在相同位置拍摄到“卧佛含丹”,大致要等待

A. 2.5个月 B. 4.5个月 C. 6.5个月 D. 8.5个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等温线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图上距离为5cm,实地距离为 m,若将该图比例尺放大到原来的5 倍,则放大后的地图1cm代表实地距离 m。

(2)影响该地气温的主导因素是 ,甲、乙两条虚线,有可能为等高线的是 ,造成等温线与等高线走向不一致的主导因素是

(3)若A地海拔为3000米,则B地的海拔约为 米;若丙为一处洼地,则C处(在等温线上)的气温为 ℃。

(4)D 处的光照条件优于E处,说明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小明从地图上得知,乌尤尼盐沼(位置见图Ⅰ)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小明查到该盐沼的一幅景观照片(图Ⅱ);盐沼表面凝结成无数块多边形,镶拼成一望无际的盐原,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据称这种景观每年都能见到。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根据图像信息,该盐沼(  )

①海拔超过4 000米 ②位于高山间盆地

③属热带草原气候 ④年内有积水季节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2小明对该盐沼的形成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

A. 海湾—地壳抬升—海水蒸发

B. 湖泊—气候变干—湖水蒸发

C. 地下盐矿—地壳抬升—上覆岩层剥蚀

D. 地下水位上升—气候干燥—地表形成盐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某地双季稻产区水稻生产农事安排示意图,早稻收割与晚稻插秧须尽可能抓紧完成,俗称“双抢”,该地“双抢”期间以炎热干操天气为主。读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地区可能是( )

A. 河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东北平原 D. 江汉平原

2】【2该地区人均耕地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河湖众多 B. 丘陵广布 C. 人口密度大 D. 平原面积小

3】【3该地区“双抢”期间抓紧时间完成农事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

A. 力争雨季之前完成早稻收割 B. 力争雨季之前完成晚稻插秧

C. 保障早稻生产所需的热量 D. 保障晚稻生产所需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京(约40°N)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发现正午日影长与二十四节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此制作了简易的二十四节气测量仪,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测量仪的原理是

A. 昼夜长短变化 B.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C. 地球公转速度变化 D.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

2如果将测量仪放在哈尔滨测日影,需要改进的是

A. 增加竹竿的长度 B. 改变竹竿与皮尺的角度

C. 增加皮尺的长度 D. 改变竹竿与皮尺的方位

3如果乙为二分日光照图,则北京该日正午

A. 竿长与影长相等 B. 竿长小于影长 C. 竿长大于影长 D. 影长逐日变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人口倒挂”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统计显示,2014年上海市已有五个区来沪人口比重超过50%,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如图中的Q区为上海市主要外来人口迁入地之一,这些外来人口以低学历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上海市Q区2002~2012年外来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约为(  )

A. 20%B. 35%

C. 50%D. 40%

2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  )

A. 金融贸易业发达

B. 加工制造业和一般服务业发展快

C. 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

D. 人口主要从事第一产业

3上海市许多地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降低老年人口比重,缓解当地劳动力短缺状况

B. 大量外来人口的进入延缓当地经济发展速度

C. 使上海市的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D. 提高了劳动力成本,加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负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黑河—腾冲线是一条贯穿我国版图的假象直线段,大致划分出了我国人口在区域上的分布,体现了我国人口东南和西北的分布差异。该线东密西疏的人口格局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具有“不可破”的特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东密西疏人口格局“不可破”的主导因素是( )

A. 农业基础B. 城市发展C. 交通状况D. 自然环境

2图中P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高,气候寒冷B. 纬度较低,气候湿热

C. 地势高,气候寒冷D.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3可使我国人口格局发生较显著变化的措施是()

A. 加快东部城市群建设B. 扶持西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

C. 平衡东、西部资源分布状况D. 完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