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

2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快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

1B

2D

【解析】

本题组以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破坏前后气温年变化及河流流量变化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湿地具有调节气温和径流的功能,湿地破坏后,当地的气温变化应加大、流量变化应加大。图中显示,与甲相比,乙的气温变化较大,与丙相比,丁的流量变化较大,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与乙、丁相比,甲和丙的变化较小,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与乙相比,甲的气温变化较小,因此选项C不符合题意。与丁相比,丙的流量变化较小,因此选项D不符合题意。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湿地面积减小,而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泥沙淤积不是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环境污染和富营养化不是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选项B不符合题意。河流的截流改道不符合三江平原的现实情况,因此选项C不符合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左图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下右图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

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

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 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2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B. 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C. 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D. 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读2011年我国部分省区石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石漠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 )

A. 西南地区 B. 东南沿海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地区 D. 南方丘陵地区

2图示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其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石灰岩广泛发育,多喀斯特地貌 ②植被稀疏,破坏严重 ③土层较薄,人多地少 ④降水较多,特别是冬半年降水多,地表受到的侵蚀作用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六普”),广东省流动人口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东冀、西翼和山 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五普”)相比,“六普”广东省内流动人数从598. 92万增至 989. 27万,省外流入人数由1506. 49万增至2149. 78万。

下图示意广东省流动人口迁移原因 (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五普”至“六普”期间,广东省流动人口

①规模大、增长快②以省内流动为主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体④流入地区分布均衡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与其他省份流入人口数相比,广东省内流动人口数占流动总人口比重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经济因素②家庭因素③社会因素④历史因素

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

3大量省外人口流入广东省,有利于广东省

A.改善生态环境质量B.降低社会保障风险

C.缓解交通拥堵状况D.减轻人口老龄化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某海城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洋流可能是( )

A.日本暖流B.千岛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D.秘鲁寒流

2该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A.对流经地区的海洋生物没有影响

B.减小污染范围,加重污染程度

C.减小沿岸地区的降水量

D.增大沿岸地区的降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硇村地处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西南部,位于太行山东麓。该村四面环山,景色迷人,王硇村更是以古石楼群而闻名于世。全村现存完好的古院落有130余处,石楼建筑面积超过72000平方米,有大小楼房100多栋,房屋有2000多间。这里的古石楼建筑融合了南北风格,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建筑群落之一。如今王硇村已经有了4张名片: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下图示意王硇村地理位置。

针对王硇村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为保护古村落、留住乡愁提出合理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2018年国庆假期天气提示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下列地区的天气现象和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华北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西北地区-晴天多,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C.四川盆地-热量不易散失,多下沉气流

D.华南地区-雨带移至东北地区

2图中“假日后期台风扰”的“台风”(  )

A.生成于南太平洋

B.在水平方向气流做逆时针辐合运动

C.给途经地区带来的灾害主要由狂风、暴雨、海啸造成

D.需采用GIS和GPS技术对其进行实时监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省区人口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B.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

C.该年净增加人口最少的是宁夏D.该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江苏

2从图中可以看出

A.与江苏相比,上海的老年人口多B.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

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D.与北京相比,西藏的劳动力更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杨梅,属于杨梅科杨梅属小乔木或灌木植物, 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喜酸性土壤, 亚热带湿润气候的海拔125-1500米的山坡或山谷林中,我国杨梅成熟期一般自南向北从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即梅雨季节),杨梅原产中国浙江余姚,其抗寒能力比柑桔、枇杷强。

南安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广种杨梅,素有“杨梅之乡”称号。2013年南安市杨梅覆盖面积达27437亩,总产量达11089吨,主要分布东田、柳城和霞美等地,杨梅大多仍是多年前的品种,缺乏改良。果农遇到丰收年,却出现价格低下且滞销现象。如今,市场上的本地杨梅却越来越少,种植户纷纷改行。

浙江仙居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特色名县”发展战略,杨梅梯度开发和百里杨梅长廊建设卓有成效,杨梅产业发展迅速,杨梅果大核小,汁多色美,口感好,倍受消费者青睐。且种植规模、产量、产值、加工能力、杨梅品牌等位居全国前茅,仙居已经成为“中国杨梅之乡”,出现了小杨梅带动大经济的效应。

材料二:

(1)从气候因素分析上世纪90年代南安成为杨梅之乡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杨梅之乡”南安杨梅越来越少,种植户纷纷改行的原因。

(3)南安一些村镇看到“仙居小杨梅带动大经济的效应”。也想效仿,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