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图2所示,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著差异。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A. 梅雨锋南北摆动 B. 夏季风势力强
C. 受沿岸洋流形响 D. 地形平坦开阔
【2】在分界带西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A. 京剧 B. 豫剧 C. 秦腔 D. 川剧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4~8月不同纬度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a月早于b月),完成下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南往北的正确排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②④①
D. ①②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经济发展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图18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19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
图19
(1)读以上两图,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当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试分析人口迁入对城市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供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曲线表示世界可耕地总面积变化的是 , 表示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耕地面积变化的是 , 表示生产水平提高后所需耕地面积变化的曲线是。
(2)图中A点的含义是。
(3)欲使土地开始匮乏的时间延至B或C点,可采取的措施有。
(4)分析此图,说明研究环境人口容量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面各题。
【1】【1】关于图中甲、乙两国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国沿海有寒流经过,乙国沿海有暖流经过②甲国沿海能见到沙漠景观,乙国沿海能见到冰蚀地貌③甲、乙两国渔业都比较发达,且首都都濒临同一大洋④甲国可看到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乙国可见到午夜太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2】关于两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山脉都位于板块交界处
B. 降水都是东侧山地多于西侧
C. 甲国分布的山脉的平均海拔与长度都大于乙国分布的山脉
D. 两山脉都位于同一地震带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图和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明清时期,更多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
材料2:19世纪中期,我国人口突破4亿大关,面对沉重的人口压力,清政府被迫开放长期封禁的东北山林、草原,由此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移民洪流。1897~1911年,东北地区人口由570多万猛增到1800 多万,年平均增长率高达7.5%。到1933年,该地区人口已迭2910万,成为当时全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材料3:自古以来经济差距是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动因。直到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还比山东省高出2/3。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首批获益省份之一,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缝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 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
(3)简述“雁南飞”现象对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气温距平(单位:℃)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读“亚欧大陆部分地区某季节气温等距平线图”,回答下面题。
【1】影响该图中气温等距平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 ④洋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图中M点数值可能为
A. -2℃ B. -4℃
C. -6℃ D. -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 60 米的水库。 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水库建成后能够
A. 改善航运条件 B. 开发河流水能 C. 增加径流总量 D. 消除地质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