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

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1B

2B

【解析】

1我国降水变率的大小与植被覆盖率无关,A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保持水土能力强,可以减少河水含沙量,B项正确;植被覆盖率能够提高区域降水量,但提高幅度不大,C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高,河流径流量会有所减小,D项错误。

故选B。

2第5次只有两天,历时不长,①错;第5次降水,时间较短,但降水量在几次降水中接近降水最多的第3次,降水强度大,②对;前面连续的几次降水,导致地下水含量增加,达到饱和,大量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势汇入河流,形成洪峰,③对;植被截流作用每次降水都大致相同,④错。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处。

(2)若图示的是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______半球。洋流③按性质属于________流(填寒、暖)。

(3)若图示的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②表示________环节,④表示________环节。

(4)若图示的是地质循环,且甲表示沉积岩,乙表示岩浆,则①表示_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并判断图中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2)如果图中甲、丙两点纬度数相同,请比较甲、乙、丙、丁四地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

(3)一条流经甲地的河流南岸受侵蚀较为严重,试判断其流向。

(4)分别计算甲地的地方时和丁地的区时,并判断乙地日出时间。

(5)此时,由 经线和 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

(6)此时甲地的昼长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B.乙点位于30°N

C.①是极地东风D.②是盛行西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和某地剖面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乙是_____,也是构成我国黄山的主体岩石。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山属于_____,与黄山成因相同的还有_____(填字母)

A.华山 B.喜马拉雅山 C.武夷山 D.太湖平原

(2)图乙中A地貌的成因是__________,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__地区(填方位)。F是流动沙丘,其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作用。

(3)图乙中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4)2013年湖南省启动湘西喀斯特地貌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形成喀斯特地貌一般是_____岩,图甲中_____(填数码)可表示该岩石的形成,其经过变质作用后往往形成_____岩。沉积岩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最干(年降水量<50毫米)、最热(极端高温>45 ℃)的地方,却创造了最绿(植被与作物)、最甜(吐鲁番的葡萄和哈密的瓜)的奇迹。

材料二 我国新疆地区的劳动人民早在2 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沿坡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1)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2)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最大水量出现在________季,理由_______________。

(3)坎儿井开挖暗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蓄水池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作为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为何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

(5)坎儿井发挥的重要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

A. 甲―乙―丁—丙

B. 甲—乙―丙―丁

C. 丁―甲―乙―丙

D. 丁―甲―丙―乙

2影响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①资源数量

②人口政策

③国内人口流动

④社会经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为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

读图,完成下列题。

1-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地面辐射增强的大气过程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C.大气逆辐射增强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

2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A.1B.4C.7D.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上海市在进行城市新规划设计时,决定拿出三分之一的土地大搞植树造林。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酸雨的温室效应,导致城市变暖

B.城市工厂、家庭炉灶、交通车辆大量消耗能源,释放的废热多

C.臭氧层的破坏,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

D.城市水域面积小,但空气湿度大

2根据城市环流原理,上海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在(  )

A.农村AB.近郊区B

C.远郊区CD.市区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