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一次“地理知识竞赛”中,小明同学对我国地理情况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B.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D.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甲、乙两个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柱状图,据此完成各题。
(1)甲、乙两省区分别是( )
A.江苏、内蒙古
B.湖北、吉林
C.广西、黑龙江
D.湖南、新疆
(2)受粮食品种效益差别的影响,四大作物持续两年呈现"两增两减"格局,今年尤为突出,即水稻、玉米增加,小麦、大豆减少。乙省区水稻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小麦,其主要原因是( )
A.市场
B.土壤
C.技术
D.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此图代表海陆间水循环,甲、乙两地在地球表面,则( )
A. 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 B. 乙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 ③代表径流输送 D. ④代表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
【2】若此图为太平洋某海域大洋环流,则( )
A. 该地为北太平洋热带、副热带海域
B. ②代表秘鲁寒流
C. 丙地有上升流作用形成的大渔场
D. ④代表千岛寒流
【3】若此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
A. 丁代表岩浆岩 B. 丙代表沉积岩
C. ②代表变质作用 D. 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流状况看,天气系统甲属 ,形成图中甲与乙气压差巨大的主要原因是 。
(2)该日P与Q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 地,该地风力较大的原因是 。
(3)该日甲、乙两地中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 地,形成该地日较差较小的原因是 。
(4)图中虚线处L1与L2地处的气压部位名称是 ,若L1与L2处形成了锋面,则属冷锋的是 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重庆一中(30°N,106°E) 一地理兴趣小组在一学期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的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小组每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的时候,北京时间应为( )
A. 12:56 B. 12:00 C. 11:04 D. 12:30
【2】第三次测量时正值北半球(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3】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同学们发现( )
A. 重庆昼渐短且昼短夜长 B. 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在逐渐变大
C. 地球公转速度在逐渐变快 D. 太阳直射点在向南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每年春季和初夏都会有近千座冰山漂至纽芬兰岛东北海岸,因此该地被称为“冰山胡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图示区域海水水温分布特点描述较为准确的是
A. 水温由南向北均匀递减 B. 随纬度增加水温升高
C. 西部比东部水温温差大 D. 同纬度水温西高东低
【2】影响该区域海水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经度、光照 B. 海拔、地形 C. 纬度、洋流 D. 海陆位置、盛行风
【3】随全球气候变暖,该海域冰山可能
①出现时间滞后 ②出现时间提前 ③数量增多 ④数量减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乌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万平方公里,天然落差2123.5米,年均流量1650立方米/秒,汛期5~9月占全年径流量的80%。六盘水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素有“江南煤都”、“西南煤海”之称,是全国十大煤灰基地之一。
材料二:下图示意乌江流域。
(1)说明乌江流域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
(2)写出乌江流域梯级开发产生的综合效益。
(3)六盘水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当地有人认为水电投资大,迁移人口困难大,六盘水地区应该紧抓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煤炭资源。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下列省区中,与图示省区最相符的是( )
A.江苏
B.河南
C.山西
D.新疆
(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同步
C.缄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后期城市化速度最快
(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