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若该地气温由甲逐渐演变到丁,则造成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台风过境 ②晴朗无云的夜晚 ③冷空气南下
④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⑤暖锋过境 ⑥连续阴雨
A. ①④ B. ③⑥ C. ②③ D. ⑤⑥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A. ①和③ 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②和④
【2】若该区位于一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A. 一个岛 B. 两个岛 C. 三个岛 D. 无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11月11日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回答下列各题:
(1)表中六个城市中,两个城市之间白昼时间差值最大可达( )
A.1小时25分
B.3小时5分
C.2小时6分
D.1小时58分
(2)请依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城市中纬度最高的是( )
A.西安
B.成都
C.上海
D.拉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
B. 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 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
D. 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非地带性现象
C.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 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B.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 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2】“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 地形类型 B. 人口分布
C. 城市分布 D. 交通线路
【3】“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
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Ⅰ阶段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草原退化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全球变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产生于图Ⅱ所示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有( )
①天命决定一切 ②自然主宰人类 ③人定胜天④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东南丘陵某区域小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河西部地区的降水转变为地下水比东部更充分
B.图示时期河流处于结冰期
C.图示时期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D.该地区的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A处潜水自由水面离地面可能是( )
A.7米
B.19米
C.29米
D.37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不同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与日本相比( )
A. 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缓慢 B. 美国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日本
C. 两国从高能耗到低能耗同步过渡 D. 美国能源利用率高于日本
【2】目前,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
A. 持续开发能源资源,能源丰富 B. 人口持续增长,能源紧张
C. 生产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 D. 工业发展迅速,大量进口能源
【3】上海科研人员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巧妙“嫁接”,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这一成果将惠泽“一带一路”上严重缺水而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位于( )
A. 大洋洲、西欧 B. 东欧、东南亚 C. 中亚、西亚 D. 东亚、南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珠穆朗玛峰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对应的自然带序号依次是。
①高山草甸带 ②高寒荒漠带 ③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④高山针叶林带
(2)此图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同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是由于自山麓至山顶条件的变化所导致的。
(3)珠峰南坡自然带数量比北坡多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4)珠峰南坡雪线分布的下限海拔比北坡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