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既与我国隔海相望,又是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国家是( )
A. 菲律宾、日本、马来西亚、文莱、印尼
B. 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文莱
C. 日本、马来西亚、印尼、文莱、菲律宾
D. 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尼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性别比例 B. 医疗水平
C. 教育程度 D. 年龄结构
【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
A. 人口迁移加剧 B. 劳动力渐不足
C. 人口分布不均 D. 社会负担减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右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
A. 泥沙淤积
B. 气候变暖
C. 排水造田
D. 黄河来水量减少
【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演化说明了( )
A. 只能说明某一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对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
B. 只能说明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变化的影响
C. 生物演化与整体环境演变无必然联系
D. 既说明某一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对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又说明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变化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某大型企业(S)在图示的M沙漠地区(左图所示)创建了独特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融合”的新模式,这种“生态、经济、民生”共赢的发展思路,依托科技投入,使沙漠得到资源化利用,其中与成功选种耐旱耐盐碱的灌木一一沙柳(右图所示)密切相关。成熟沙柳长于地面三、四米高,当生长到三至六年砍一次可再生,人们用刀齐根砍下的沙柳,再切成七八十厘米还可成为新树苗。沙柳枝条可加工纸板和造纸,沙柳同时也是一种祛风清热、散瘀消肿的药材。
(1)分析左图所示地区沙漠广布的自然原因。
(2)据右图及提供信息,说明在该地固沙保土选种沙柳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AB线是300纬线,若甲和A点分别位于夏季的海洋和陆地上,则正确的是( )
A. A点附近的等温线向低纬突出 B. 甲附近的等温线向高纬突出
C. A点附近的等温线向北突出 D. 甲附近的等温线向北突出
【2】若该海域是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则下列现象有可能出现的是( )
A. 印度河进入丰水期 B. 南非开普敦炎热干燥
C. 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D. 华北地区正刮东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山区公路的分布和走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山区的公路主要分布在山间小盆地和山间谷地
②山坡上没有公路分布
③山坡上的公路走向呈“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④山区公路为了减小工程量,多呈直线分布
⑤山区公路要避开陡坡和陡崖
⑥山间谷地的公路多远离聚落分布
A. ①②④⑥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
A.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 地处迎风坡
C.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 多锋面、气旋活动
【2】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B. 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某山地1月等温线呈同心圆分布,且等温线间距相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该山地位于北半球大陆内部,则图中四地海拔最高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若该山地位于南半球,下列推测最可信的是
A.丙坡雪线低于甲坡 B.乙坡度大于丁坡
C.该山地有终年积雪 D.该山地位于低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