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和资料回答问题。(17分)

(1)简述图示时间我国特旱、重旱区的地理分布特点。

(2)近年来,我国旱灾的发生频率和成灾强度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3)简要说明目前减轻旱灾的主要措施。

    革命老区百色的游客来源地区广泛但相对集中,本省游客是红色旅游客源主体,占54.8%,其中百色本市游客占30.63%,来自湖南、广东两省的游客分别占到16.3%和4.5%,西南地区游客占到该地区游客总量的83.7%。在远距离市场中,北京、湖北、山东等相对占有一定的比例。

(4)概括百色主要旅游资源类型。

(5)归纳百色旅游客源地的主要特点。

(6)在经济和社会文化两方面中任选其一,简述发展红色旅游的作用。

 

【答案】

(1)主要在北方的内蒙古东北部、中部;山西陕西南部、河南湖北部分地区;四川东部、重庆;四川南部云南北部及贵州、广西的西部。(4分)

    (2)全球变暖,蒸发加剧;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人口增长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需水量增加。(3分)

    (3)兴修水利设施,改革灌溉方式;节约用水,推广耐旱作物种植;加强绿化;加强监测预报等(3分)

(4)自然旅游资源:自然风光、古生物遗址、地质奇观等

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古迹、革命纪念地、民族特色风光等(2分)

    (5)以本省区和邻近的西南地区各省为主,其次是我国其他各省区。(2分)

    (6)经济方面: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发展,增加税收和回笼货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社会文化方面: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文化交流,促进历史遗存保护。(3分)

【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活动、自然灾害与我国区域地理的结合。(1)直接读图概括即可。(2)影响旱灾的主要原因从自然原因: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和人为原因:用水量大;破坏湿地和植被等,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等方面分析。(3)减轻旱灾的主要措施从气象措施、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分析。(4)旅游资源的类型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等。(5)结合材料反映周边地区的游客数量多,距离越远,旅游数量较少。(6)旅游活动对经济的作用主要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外汇,国家回笼资金等方面分析;社会文化方面从增加就业、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西城区(南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图和资料回答问题。(15分)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于当地时间7月9日0时宣布正式独立,成为非洲第55个、全球第193个国家。
(1)简述南苏丹的地理位置特征。
(2)图示甲区域形成非洲最大的沼泽地——苏德沼泽地,试分析其成因。
(3)图中所示河流注入    ,河流   岸受流水侵蚀大,原因是    。乙处若高坝建成,请说明对其所在河流下游地区的影响。
(4)图中丙处多狭长型深水湖泊,试分析其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北京西城区(南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和资料回答问题。(15分)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于当地时间7月9日0时宣布正式独立,成为非洲第55个、全球第193个国家。

    (1)简述南苏丹的地理位置特征。

    (2)图示甲区域形成非洲最大的沼泽地——苏德沼泽地,试分析其成因。

    (3)图中所示河流注入     ,河流    岸受流水侵蚀大,原因是     。乙处若高坝建成,请说明对其所在河流下游地区的影响。

(4)图中丙处多狭长型深水湖泊,试分析其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北京西城区(南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和资料回答问题。(18分)

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新疆先后出现洪水、地震、风雹、雪灾、泥石流、滑坡等较大自然灾害,共造成213.8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2.17亿元。北京时间2012年3月9日6时50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洛浦县(北纬39.4°,东经81.3°)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其震中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周围100公里范围内均属无人区。

(1)说出甲图所示区域包括的主要地形区和气候区。

(2)简述甲图所示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该补给类型的季节分布特征。

(3)归纳材料中涉及的自然灾害类型。

(4)简述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的特点,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此次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

(5)指出乙图所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自身优势条件。

(6)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乙图所示地区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图和资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国务院2009年5月4日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沪宁杭工业区,南接珠三角洲工业区,西连内陆,腹地宽广。外界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又一增长极充满了期待……。

材料二: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

材料三:我国东南部地区图

1.分析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的区位条件。(3分)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吸引大量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1分)

3.举出三例海南省主要依托水文景观开发的旅游产品。(3分)

4.一所学校组织学生前往海南岛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从海口市出发到三亚,有223、224、225三条国道路线可供选择,要去沿线及其附近景区最多的可选择经过      国道路线;要去地势起伏最大、可顺便考察山地地貌的可选择经过      国道路线。(2分)

5.评价海南岛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