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青海湖,古称西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近3200米,总面积达4300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同时,青海湖还是青藏高原上惟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我国8个重点鸟类自然保护区之一,每年有十几万只各类飞鸟从天南海北来到青海湖畔繁衍栖息或作短暂停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青海湖的成因是
A. 断裂下陷 B. 流水侵蚀 C. 冰川作用 D. 火山喷发
【2】近年来水位持续下降,著名的青海湖“鸟岛”已与岸相连为半岛,其主要原因是
A. 利用湖水进行灌溉 B.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 其入湖河流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 D. 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
【3】下列图示湖泊与青海湖相似的是
A. B.
C. D.
【答案】
【1】 A
【2】 C
【3】 D
【解析】
【1】青海湖原来是一个淡水湖,在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中,青海湖的周围山脉强烈隆起,外泄河道中断,逐渐成为咸水湖。由于构造断陷,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成因是断裂下陷,A对,B、C、D错。
【2】近年来水位持续下降,著名的青海湖“鸟岛”已与岸相连为半岛,其主要原因是其入湖河流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导致湖泊水位下降,C对。湖水是咸水,不能进行灌溉,A错。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不是水位下降的原因,B错。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冰雪融水增多,不是水位下降主要原因,D错。
【3】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青海湖是咸水湖,咸水湖只有流入湖泊的河流,没有流出湖泊的河流。读图,图A、图B、图C中都有河流流出湖泊,可能是淡水湖,A、B、C错。图D中,河流流入湖泊,是咸水湖,D对。
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成因是断裂下陷,是构造断陷形成。材料不能体现成因。入湖河流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导致湖泊水位下降。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冰雪融水增多,水位不一定会下降。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
A.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 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C. 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 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
【2】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B. 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 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 D. 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1991年与1951年相比,该地区( )
A. 0~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B. 40~60岁人口比重保持不变
C. 20~40岁人口比重下降 D. 60岁人口比重上升
【2】2031年该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特征是( )
A. 少儿人口比重大 B. 老龄人口比重大
C. 人口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 D. 男女人口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非洲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13年1月,甲处发生了海洋风暴潮灾害,造成了当地海岸地貌的显著变化。为了评估灾害损失,人们应采用 ( )。
①遥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 )
A. 获取卫星云图 B. 查询地理数据
C. 选择考察路线 D. 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当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1)我国人口负担最轻、最佳的时期是 年前后。
(2)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 年。
(3)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
(4)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将给我国社会和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珠三角图示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1】珠江三角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与其无关的优势条件是( )。
A. 区位优势 B. 政策优势 C. 矿产资源优势 D. 侨乡优势
【2】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发展三者之间关系是
A. 无关系,相互独立 B. 互促进、相适应
C. 工业化决定了城市化和经济发展 D. 三者之间关系是相互排斥
【3】有关珠江三角洲城市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城市规模合理 B. 城市间分工合作,优势互补
C. 城市功能齐全,结构合理 D. 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规模不合理,缺少分工合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横跨中国9省区的黄河百年来在其尾闾黄河三角洲地区向海洋方向冲积出近800万亩的未利用地,为中国这个最后待开发大河三角洲“储藏”发展空间。截至目前,黄三角地区已有20多万亩的未利用地得以开发利用。据山东省发改委摸底,黄三角地区未利用地总体规模为792万亩,其中,适宜开发的482万亩。统计资料显示,黄三角土地后备资源得天独厚,人均未利用地0.81亩,比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水平高近45%。
材料二 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约5 000多平方千米,其经济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将建成能源基地、国家一流的石油化工、盐化工基地和以农业、渔业等为主的综合农业生产基地。
材料三 黄河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示意图。
(1)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2)结合黄河三角洲的自然环境特征,说明确立材料二所述“三个基地”的依据。
(3)黄河三角洲是最年轻的陆地之一。根据流域发展状况推测该三角洲今后面积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部分技术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但在市场推广普及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进展缓慢,中国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仍有较长的路要走。读“全国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地势 B. 技术水平 C. 能源供应 D. 市场需求
【2】能体现电动汽车替代传统汽车意义的是
A. 改善大气环境 B. 减少能源消耗
C. 降低生产成本 D. 避免交通拥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太阳年辐射量线图,下图中数值表示多年平均状态。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A. 长江三角洲 B. 华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内蒙古高原
【2】图中Ⅰ区比Ⅳ区数据大的原因主要是Ⅰ区( )
A. 夏季日照时间短 B. 天气晴朗且海拔高
C. 太阳高度角大 D. 年平均气温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