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表材料,回答问题:(13分)
20世纪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与GDP占世界比重的变化
区域 | 人口占世界百分比 | GDP占世界百分比 | ||
1900年 | 2000年 | 1900年 | 2000年 | |
亚洲 | 57.4 | 60.5 | 32.6 | 37.4 |
欧洲 | 24.6 | 12.O | 42.4 | 25.5 |
非洲 | 8.1 | 13.O | 3.4 | 3.0 |
北美洲 | 5.0 | 5.5 | 16.6 | 24.6 |
拉丁美洲 | 4.5 | 8.5 | 4.O | 8.1 |
大洋洲 | 0.4 | 0.5 | 1.0 | 1.4 |
(1)1900年,在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中,人均GDP最高的是__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__。
(2)20世纪,人口占世界百分比上升的大洲或地区有__________;GDP占世界百分比下降的大洲或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1995~2000年,非洲和欧洲的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4%、0.0%,试分别说明非洲和欧洲目前突出的人口问题。
解析:本题立意在于考查学生对统计表的使用、分析能力,具体考查的是20世纪世界各大洲人口与GDP占世界比重变化的数据分析。第(1)题,要求比较1900年各地区人均 GDP值.可将表格中1900年后各地区的GDP比重除以人口比重,从计算结果中找出最高值、最低值所在地区。第(2)题较第(1)题相对简单一些,只需直接在表格中分别比较出人口比重上升与GDP比重下降的大洲或地区。第(3)题,解题的依据是:一般地说.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1%.就称之为高人口增长率。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达2.4%,很明显其人口增长过快,加剧了该区的人口贫困化;与此相反,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也就意味着它的人口已停止自然增长.必然会引起人121老龄化问题。
答案:(1)北美洲非洲
(2)亚洲、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
(3)非洲人1:3增长过快(加剧了人口贫困化).欧洲人口停止增长(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表材料,回答问题:(13分)
20世纪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与GDP占世界比重的变化
区域 | 人口占世界百分比 | GDP占世界百分比 | ||
1900年 | 2000年 | 1900年 | 2000年 | |
亚洲 | 57.4 | 60.5 | 32.6 | 37.4 |
欧洲 | 24.6 | 12.O | 42.4 | 25.5 |
非洲 | 8.1 | 13.O | 3.4 | 3.0 |
北美洲 | 5.0 | 5.5 | 16.6 | 24.6 |
拉丁美洲 | 4.5 | 8.5 | 4.O | 8.1 |
大洋洲 | 0.4 | 0.5 | 1.0 | 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1)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为 ,河流剖面图甲、乙、丙由上游到下游依次为 ,M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3分)
(2)据材料二的信息,分析该地6、7、8三个月之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3)近几十年,丁处0米线向远离大陆方向突出,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期末检测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10分)阅读下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1)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为 ,河流剖面图甲、乙、丙由上游到下游依次为 ,M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3分)
(2)据材料二的信息,分析该地6、7、8三个月之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3)近几十年,丁处0米线向远离大陆方向突出,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1)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为 ,河流剖面图甲、乙、丙由上游到下游依次为 ,M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3分)
(2)据材料二的信息,分析该地6、7、8三个月之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3)近几十年,丁处0米线向远离大陆方向突出,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