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某地地下水位(虚线)和地面沉降(实线)的变化图。据此回答9~10题
9. 对该地地下水位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地下水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下降
B.从水位变化看,该地位于半干旱或干旱地区
C.该地地下水位变化和地面沉降始终正相关
D.该地地下水位下降与该地地表水缺乏有关
10. 当地面沉降超过200毫米时的地下水水位称为红色警戒水位。则该地的警戒水位埋藏深度以及出现的时间大概是
A.20米;1983年 B. 30米;1985年 C.40米;1989年 D.50米;1996年
【命题意图】9-10题组从地下水埋藏和地面沉降变化曲线图入手,考查了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导致的地面沉降这一严重问题。引起学生对对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关注。培养学生学会分析伴随城市化过程可能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难度较小。
【答案解析】9、D 从地下水位(虚线)的变化趋势看,20世纪末期有所回升,即水位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该地区不一定处于干旱或半干旱区,地下水位的快速下降主要是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在湿润地区也完全可能。当湿润地区地表水缺乏或地表水污染严重,而水资源需求量又大的时候,就会导致过度开采地下水。 10、D 从右边的纵坐标中读出200毫米的地面沉降所对应的实线上的点,再对应到横坐标上即红色警戒水位出现的时间,再读出这一年对应的虚线上的点,并在左边的纵坐标上读出埋藏深度。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四川省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左图是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右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2.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流动速度加快,容易出现城市内涝
B.b下渗加强,出现地下漏斗区
C.c流量减少,周边地下水位下降
D. d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左图是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右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6、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流动速度加快,容易出现城市内涝 B.b下渗加强,出现地下漏斗区
C.c流量减少,周边地下水位下降 D. d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右图是某地地下水位(虚线)和地面沉降(实线)的变化图。据此回答6~7题
6. 对该地地下水位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地下水位下降与该地地表水缺乏有关
B.从水位变化看,该地位于半干旱或干旱地区
C.该地地下水位变化和地面沉降始终正相关
D.该地地下水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下降
7. 当地面沉降超过200毫米时的地下水水位称为红色警戒水位。则该地的警戒水位埋藏深度以及出现的时间大概是
A. 50米;1996年 B. 30米;1985年
C.40米;1989年 D. 20米;1983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左图是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右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9-40题:
39.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40.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流动速度加快,容易出现城市内涝 B.b下渗加强,出现地下漏斗区
C.c流量减少,周边地下水位下降 D. d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