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一位美术老师为一位环卫工人画肖像。根据画作,有人判断该工人是一位妙龄少女,有人判断该工人是一位五旬老汉,甚至有人判断老师画的是一棵树。据此判断,该老师的绘画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当人口负担系数(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小于或等于50%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可称为人口红利期。据专家预测,我国人口红利将从2014年开始消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四幅图中,未来几年人口红利增长较快的是
【2】人口红利消失将带来的影响为
A.劳动力充足 B.社会负担轻
C.经济增速减缓 D.人口数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劳动力指向型产业转移 B.生态环境恶化
C.技术人才外流 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图中区域地形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西部高,东部低 B.东西高,南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四周高,中间低
【2】为促进所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应承担的环境责任是
A.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B.加大产业调整,保护大气质量
C.修筑河流堤坝,防止洪水泛滥 D.加强植被保护,防治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地区2012年人口总量2 443万,城镇人口1 452万(外来人口有520万),农村人口991万。下图为该地区部分人口资料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目前,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特点为( )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B.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
C.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影响该地区城镇与乡村人口老龄化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
A. 人口政策 B. 医疗条件
C. 人口迁移 D. 经济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W国曾是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材料二: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的甲河流量分配比例
流量分配 | 春季 | 夏秋 | 冬季 |
开发前的比例 | 61% | 24% | 15% |
开发后的比例 | 38% | 32% | 30% |
(1)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依据是 。该流域建电站后流量的季节变化情况是 ,汛期变化情况是
(2)甲河的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的河段,这是因为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N市以上河段有这几方面的优势: 、 、 。
(3)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 、 、
。
(4)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W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美洲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气候类型是 ,成因是 。甲气候在沿海呈南北狭长分布并向北延伸至赤道附近,其
主要影响因素是 和 。
(2)乙处洋流性质属于 ,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甲地气温 ,降水 ,沿海沙漠变成了花海,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特征。
(4)丙所指的自然带名称是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8分)
表1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流出 | 省(市)[] | 贵州 | 四川 | 湖南 | 江西[] | 河南 | 安徽 | 其他 |
占总量比重(%) | 6.1 | 16.1 | 10.6 | 8.6 | 8.3 | 10.6 | 39.7 | |
流入 | 省(市) | 福建 | 北京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广东 | 其他 |
占总量比重(%) | 5.6 | 5.6 | 7.2 | 5.6 | 8.9 | 35.5 | 31.6 |
【1】结合上图,从三大产业的角度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特征。(2分)
【2】结合表1,说出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8分)
【3】目前我国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