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B. 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C. 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D. 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2】
A. 1小时40分钟 B. 2小时20分钟
C. 3小时20分钟 D. 4小时40分钟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陈云说:“中央人民政府在1953年12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然后对食用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1954年9月15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上述措施
A.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B.使经济建设转为以轻工业为主
C.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D.使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东部某城镇周围农业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A、B、C、D四处发展小麦、乳牛、水果、花卉生产,与字母顺序相对应的是 ( )
A. 水果、乳牛、小麦、花卉 B. 花卉、乳牛、小麦、水果
C. 乳牛、花卉、水果、小麦 D. 花卉、水果、小麦、乳牛
【2】如果规划在D处修梯田,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不适宜修梯田,因为坡度大,所得梯田的面积小
B. 不适宜修梯田,因为坡度大,耕作难度大
C. 适宜修梯田,既可以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保持水土
D. 适宜修梯田,因为坡度较小,便于大型机械化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手机软件Yahoo weather的截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 北半球,东半球 B. 南半球,东半球
C. 北半球,西半球 D. 南半球,西半球
【2】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 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较短时段
B.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 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在扩大
D. 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较长的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荒摸化 C.盐碱化 D.沙尘暴
【2】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
B.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C.植被较少
D.蒸发量增大
【3】某年的春季,该河流在乙处突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浮冰堵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田纳西河流域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建设和完善巨大航运网 B. 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 兴建大坝,疏通河道 D. 发展畜牧业,改善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4分)
(2)甲区煤炭资源丰富,指出其运往上海最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4分)
(3)水资源短缺是京津区工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人口容量统计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曲线名称正确的是
A.①为石漠化面积 ②为环境人口容量 ③为生物多样性
B.①为生物多样性 ②为环境人口容量 ③为石漠化面积
C.①为环境人口容量 ②为石漠化面积 ③为生物多样性
D.①为石漠化面积 ②为生物多样性 ③为环境人口容暈
【2】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崎岖 B.降水丰富
C.喀斯特地貌广布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抚养比是指在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读韩国生育率和抚养比示意图(含预测),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的影响,韩国老年人口数开始超过儿童人口数的时间大概是( )
A.1983年 B.2005年 C.2011年 D.2017年
【2】下列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 )
A.社会经济发展—生育观念转变—婚育年龄推迟—生育率下降
B.社会经济发展—生育成本提高—生育意愿降低—生育率下降
C.社会经济发展—儿童抚养比下降—生育率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
D.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步—人均寿命延长—老年抚养比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