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1979年以前,深圳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到1990年该市常住人口达167万,与人口大量向深圳迁移因素无关的是

A. 经济中心的转移B. 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

C. 户籍制度和政策的变革D. 经济布局的改变

【答案】A

【解析】

1979年以后,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一跃成为现代化都市,主要原因是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家户籍制度的放开,经济迅速发展,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大量人口迁入,BCD均正确,与经济中心的转移无关,A错误。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部分地点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东部季风区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地形 ②太阳辐射 ③降水 ④土壤 ⑤农作物种类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③④⑤

2地膜覆盖是一种简易高效的农业栽培技术,具有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弱土壤侵蚀的作用。下列四地在春耕春播过程中采用地膜覆盖综合效果最好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甲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

(2)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3)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乙、丙三地自然带类型的相同,指出自然带类型及乙、丙所体现的地地域分异规律。并简析丙地自然带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形,图2示意该省某河流域上游河段谷地土地参数折线分布状况。

(1)简述该省的地形特征。

(2)概括右图所示河谷地区土地分布变化的特征。

(3)说明右图所示河谷地区农业用地的开发利用措施。

(4)该省是我国茶树适宜种植区,茶叶种植面积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但是茶叶名气及产量一直不高。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河道中沙石堆积而成,称碛;用船摆渡过河,日渡。甲图是我国某区域图,乙图是清朝黄河碛口段干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甲图中引水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A. 北水南调 B. 沿线需逐级抽水

C. 带动了调出区产业集聚 D. 调入区人口容量可能增加

2关于乙图黄河古渡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位于碛的上游 B. 位于干支流交汇处

C. 碛可以抬升黄河古渡水位 D. 碛可以使黄河古渡水流加快

3比较甲图中引水工程的调入区和调出区,其相似的地理特征是

A. 农业景观 B. 地质成因 C. 汛期长短 D. 径流量季节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扬州的繁荣和现代石家庄的兴起主要得益于 条件的变化。

(2)左图的五个商业中心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该城市近年来很多居民向郊区和卫星城迁移,这一现象被称为 ,试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

(3)如上图中的B河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该河以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南方地区种植该粮食作物的区位优势有①气候 ; ②地形 ; ③劳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泰国苏梅岛(9°N,100°E)面积约 247 平方千米。北京的地理老师小王和他的朋友小李春节期间到苏梅岛旅游。下图为小王手绘的苏梅岛地图以及二人的对话。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苏梅岛( )

A. 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B. 11 月至次年 4 月是当地的旅游旺季

C. 盛产柑橘、葡萄等水果 D. 手绘地图的比例尺约为 1:30000

2】【2图中( )

A. 西侧为沙质海岸,东侧为礁石海岸 B. 东侧受地形影响,公路离海较远

C. 酒店区的优势区位因素是旅游资源 D. 影响码头选址的主要因素是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M国畜牧业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某年该国黄油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4%、奶酪占8.1%、肉类占15.6%。该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大牧场放牧业 B. 乳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混合农业

2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光热资源丰富 城市化程度高 机械化程度较高 精饲料的种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①产业转移

②推行清洁生产,提倡绿色消费

③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环境压力

④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淘汰落后产业

A. ②④B. ③④C. ②③D. 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