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陆地资源中,既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又属于能源的是(  )

A. 生物资源 B. 水资源 C. 石油、天然气资源 D. 铁矿资源

【答案】C

【解析】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不属于能源,A项错误;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不属于能源,B项错误;石油、天然气资源属于能源,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C项正确;铁矿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但不属于能源,D项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10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大力发展以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航空运动等五大运动为重点的健身休闲产业。国家实施这一举措意在:

发挥消费的引导作用

改善居民的消费结构

增强经济增长新功能

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西北地区荒漠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荒漠化地区的地表景观具有明显的干旱特征,其降水稀少的根本原因是

(2)写出体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东西差异的地理事物

(3)写出图示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及治理对策。

地区

A盆地南缘的绿洲

B地

C地

D地

人为原因

不合理开矿

治理对策

调整能源利用结构,多途径解决生活能源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干流及其支流两岸覆盖着粘土,它与乌拉圭河汇合后称拉普拉塔河,最后注入大西洋,它是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三国的重要水上通道。下图为巴拉那河流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巴拉那河下游分布有大面积沼泽,其主要成因是( )

A. 地形低平,排水不畅 B. 全年多雨,降水丰沛

C. 海拔较高、冻土广布 D. 土质粘重,容易下渗

2巴拉那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合理的是( )

A. 上游地区多沼泽,发展航运业 B. 在圣保罗附近利用资源发展钢铁工业

C. 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发展水稻种植业 D. 流域内部落差大,可以全流域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自拍杆生产销售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自拍杆制造选址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 原料 B. 市场 C. 科技水平 D. 交通

2该船于2016年4月13日16时(当地时间)到达里约热内卢(22°54'S,43°11'W),此时深圳的时间为

A. 12日3时 B. 12日11时 C. 13日5时 D. 14日3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地质构造图,完成下列各题。

1岩层①、②、③、④按有老到新的次序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④②

2如果在①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珊瑚化石,那么可以推断当时的沉积环境是( )

A. 温暖的浅海 B. 温暖的深海 C. 寒冷的深海 D. 寒冷的浅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所示为地球公转方向,虚线圈为回归线和极圈,最外面大圆为赤道。ABC表示晨昏线,OD两侧日期不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A. 东南方 B. 东北方 C. 西北方 D. 西南方

2

A. 0B. 1C. 11D. 23

3

A. 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 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东南风

C. 长治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D. 太原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比例尺①1∶1000000,②1∶100000,③1∶1000图幅相同的三幅地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图的比例尺最大 B. 若其中一幅是某村规划图,应当是③图

C. ③图表示的范围最大 D. ②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秦国蜀郡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这个工程采取中游作堰的方法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控制了岷江激流,使水势转为平缓,既免除了水灾,还能灌溉300多万亩农田。读都江堰内外江模拟景观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都江堰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关于内江和外江枯水期水流速度的分析正确的是

A内江处于凹地,枯水时水流速度快

B内江处于凸地,枯水时水流速度快

C外江处于凹地,枯水时水流速度快

D外江处于凸地,枯水时水流速度快

【2】从人文景观的建造对自然影响所体现的思想看,下列人文景观与都江堰相同的是

A金字塔 B三门峡水电站 C坎儿井 D阿斯旺大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